1(第13/18页)
京极堂说到这里,将河童的图画翻回咻嘶卑那一页。
“将蚩尤——兵主神带进我国的,传说也是秦氏。这部分有许多不明瞭之处,错综复杂,解释似乎也相当混乱。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有一个叫兵主的外来神明,然后过去曾经有过祭祀这个神明的异能集团。大部分的渡来人都是技术集团,这与河童大部分都被当成工人不可能没有关联。更进一步说,兵主神大部分都与穴师神一起被提及,从这里可以推测它应与制铁技术者有关。”
“制铁......?”
“是的。而且原本参与制造埴轮(注:围绕在日本古坟顶部及其周围的土制品,原为筒形,后来发展出人物、动物、器具等形象。是一种祭祀品。)的氏族土师氏——即后来的菅原氏,也从事制铁。烧制埴轮的炉灶被转用做为熔铁炉了。土师氏的势力之所以扩大,就是因为参与了制铁。而土师氏......似乎也信仰兵主神。”
“道真......就是他们的后裔吗?”
“是啊。说到道真,就是天满宫。其实太宰府天满宫里也祭祀着兵主神,所以菅原一族过去也是信奉兵主神的吧。既然驱河童的咒文里,咻嘶卑这个名称都与菅原这个姓氏同时出现,兵主神与水怪——咻嘶卑不可能没有关系。”
“等一下。”我第三次伸手打断。“可是京极堂,你刚才不是说兵主神不是咻嘶卑吗?你还说神不会沦落,不是吗?”
“兵主神不可能是咻嘶卑,我只是说不可能没有关系。”
京极堂说道,表情显得有些不耐烦。
“......不对,我想想......例如说,大和的兵主神与其他山神一样,每年都会从山里下来村里一次。这不是什么稀奇事,春季山神会下来,成为田神,到了秋天再回归山中,这类传说全国各地皆有流传。而传说河童也会在冬天上山,成为山童。这也是以九州为中心,各地流传的传说。河童在春秋两季会迁移,这就是柳田翁说的河童的迁移。在山里的时候。河童会变成山太郎或塞可、卡香波,大部分名字和特性都会改变。但是有个妖怪,即使进入山里,名字和性质也不会改变,它的名字就叫做.....咻森波(hyosunbo)。”
“咻森波?”
“一样是宫崎的水怪。这个嘛,应该可以把它当成咻嘶卑的亚种。”
“因为名字相近?”
“几乎......一模一样。而且传说它们每年一次,会成群结队从山里往河川飞去,进行大迁徒。这正是柳田翁所蒐集到的,像鸟一样的河童的传说,但是事实上它们并不只是哅哅叫,也会呱呱叫,叫声形形色色。”
“这和兵主神不一样吗?”
“不一样。在九州,单独的兵主神社只有一岐一地有。宫崎没有兵主神社,而有兵主神社的地方,就没有迁徒的河童。”
“什么意思?”
“你的理解力也真差。嗯......对了,折口信夫在〈翁的发生〉当中这么写道:大和各地皆有山人的村落,在穴师山,称穴师部或兵主部(hyozube,音即咻滋卑)。”
“兵主......部啊......”
原来如此,这样就可以了解为什么了。说名称是来自于兵部,所以叫兵主部,教人纳闷;但如果说因为是兵主之部(注:“部”为日本大和朝廷于四——五世纪侵略朝鲜时引进的统治制度,依人民的居住地或职业分成集团,称之为部。这个制度由于六世纪渡来人大批进入日本而兴盛。)的人民,所以叫做兵主部的话,就说得通了。我自以为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京极堂却连头也不点一下,只是交互看着我和宫村。
“例如说......菅原氏是负责祭祀兵主神的神职,然后底下有来自大陆的技术集团。这种情况,菅原一族所使役的人会被称为什么?侍奉兵主神之部的臣民——兵主部——应该会被这么称呼吧?”
宫村“啪”的拍了一下膝盖。
“原来如此。那么刚才的歌——驱逐河童的咒文,也会有两种解读方式了。供奉的神明与被使役的部民,因为称呼相近,所以被混淆在一起了......”
“应该是。”京极堂点点头。“‘你们和兵主神说好了吧’这样的威胁,以及‘兵主之部的臣民啊’这样的称呼......,对吧?如果菅原一族是传达神意的媒介,这两者都可以成立。”
“那么......所谓咻嘶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