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托里亚·阿科朗博尼 ·布拉恰诺公爵夫人(第9/11页)
节后头一天,给剩下十九人送终的刑架子还立着。刽子手累得不得了,居民看到这么多死人,就像自己在咽气一样,因此死刑推迟在两天内执行。大家料想不会留一条活命的。也许是例外,在路易爵爷的随员里,只有他的管家费朗费贵人呕尽心血,证明他毫不知情,说实话,这对他是重要的。
一次判决这么多人死,没有人记得,连帕多瓦城最年老的人也不记得,曾有过一回比这回更公道的判决。这些(威尼斯)贵人,在最文明的国家面前,获得了良好的舆论和名声。
(另外一个人添的:)
秘书兼管家弗朗索瓦·费朗费被判十五年徒刑。酒管奥诺里奥·阿达米·德·费尔莫和另外两个人被判一年徒刑;另外七个被判带脚镣划船;最后,有七个得到释放。
-
◎维托里亚·阿科朗博尼·席克斯特五世的外甥媳妇、奥尔西尼爵爷的女人,后来被人暗杀了,暗杀的人对她说:“我的刺刀碰到你的心了没有?”维托里亚在一五八五年十二月被杀。路多维科在一五八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用一条深红丝绳在帕多瓦被绞死了。——原作者注。远在司汤达之前,和莎士比亚同代而造诣仅次于莎士比亚的英吉利剧作家韦布斯特就用这同一故事,写成他的悲剧杰作《白妖》(一六一二年成书问世)。可能在一六〇八年,这出悲剧就上演了,离意大利这大血案的发生不过二十五年左右。封建统治阶级把维托里亚·科朗博纳(剧作者这样拼她的姓)叫作“白妖”,剧作者并不同意,她临死的时候,他使她说:“有人从未见过宫廷,除去偶尔听说,同大人物也从无往来;噢,快乐的是他们!”故事绝大部分并不符合事实。剧作者所根据的,可能只是传闻。
-
◎美第奇一姓篡夺了佛罗伦萨共和国的政权,人民直到一五二七年五月才从这一姓手里把佛罗伦萨夺回来。共和国恢复了,但是,兼罗马教皇的克莱芒七世,为了夺回佛罗伦萨和维持他的权位,把全意大利的自由出卖给日耳曼帝国的统治者查理五世。从一五二九年十月起,直到一五三〇年七月,在查理五世的大军围攻中,英勇的佛罗伦萨足足抵抗了十个月,最后,由于有了内奸,战争失利,被迫投降。在这次不顾强弱之势的英勇抵抗中,艺术家米开朗琪罗贡献了他全部的力量。城破的时候,他隐避了。依照条约,克莱芒七世不得采取报复。但是,暴君是没有信义的,他杀了为数一千的佛罗伦萨居民。他不杀米开朗琪罗,因为他“尊重”天才,要他为美第奇修建墓碑。墓碑没有完成:“日”、“夜”、“黄昏”和“黎明”四座雕像是大艺术家郁怒与绝望之作。谈到他的“夜”,他在诗里道:“啊!当暴政和耻辱在近旁猖狂,受不到惩罚,我多喜欢睡到石头里去;看不见、听不见倒是幸运!所以,别喊醒我!轻些!耳语吧!”最后他还是逃到罗马去了。米开朗琪罗是佛罗伦萨文艺复兴时期末一个天才。十六世纪后半叶只出了一些廉价的模仿之作,文艺复兴已经接近寿终正寝了。
-
◎席克斯特五世(1521-1590),原来的名姓是费利克斯·佩雷蒂。出身很穷,有一个叔父做修士,照料他读书,他在十二岁上进了方济各宗做修士。生活刻苦,拥护宗教裁判,主张严守教规,他得到天主教有力者的提携,一五七〇年做了红衣主教。蒙泰尔托是他的故乡,做了红衣主教,他就改用故乡做称呼:红衣主教蒙泰尔托。一五八五年,他当选为教皇。
-
◎弄臣:十字军远征之后,欧洲的王公从东方带回一种风气,特别是在十五世纪盛行,就是身边豢养一个丑样的人物。有的很矮,属于“侏儒”型;有的很丑;有的很笨,供王公取笑;有的很聪明,专说俏皮话,甚至可以放肆,只要能达到娱乐的目的,属于优孟型。莎士比亚的历史戏写了很多这样的“弄臣”。他们通常穿着主人规定的制服,挂了一身小铃铛,头上一顶长耳朵尖帽,手中拿着一根人头短杖。
-
◎乔治·桑(1803-1876),法兰西女小说家。司汤达所认识于她的,属于她的早期作品。
-
◎阿古比奥即古比奥。
-
◎尽我们所能想得起来的,在米兰的昂布洛席图书馆,大家看得见维托里亚·阿科朗博尼的作品:若干充满韵味与感情的十四行诗和其他诗篇。关于她的奇怪的命运,当时有相当好的十四行诗咏叹。似乎她的才情和风韵及美丽是一样丰盈的。——原作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