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第38/38页)
[17] 古罗马的一位妇女,在丈夫要被暴君尼禄处死时,她为激励丈夫勇敢面对死亡,竟然自杀身亡,向丈夫做出了不怕死的榜样。
[18] 古罗马军官萨比鲁斯的妻子,在其丈夫被古罗马皇帝维斯帕西安判处死刑时,要求与丈夫一起被处死。
[19] 古罗马的一位烈女,因遭受古罗马皇帝塔尔昆尼乌斯之子的凌辱愤而自杀,其丈夫在布吕图斯的帮助之下,领导人民起义,推翻了塔尔昆尼乌斯的统治。
[20] 参见第二部分书信十一。
[21] 古罗马将军,密谋刺杀恺撒的主谋之一,于公元前42 年自杀身亡。
[22] 参见第二部分书信十一。
[23] 里昂的外科医生,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一位好公民,一位慷慨侠义、古道热肠的朋友,虽然不为人重视,但受到他救助的人却没有忘记他。——原作者注
[24] 拉丁雄辩家(260-365)。
[25] 非洲主教(354-430),新柏拉图哲学的积极鼓吹者。
[26] 此典出自《旧约全书·士师记》第十六章,叙述参孙因受美女诱惑而被敌人俘获,后来为了报仇而不惜与敌人同归于尽。
[27] 参见《旧约全书·出埃及记》第二十章。
[28] 这真是一封怪信,竟然谈论起这种问题来!一个人在为自己而思考这种问题时,他能如此心平气静地谈论它吗?这封信是不是假造的?抑或是存心想让人批驳的?令人起疑的是他所引用的罗贝克的例子,他似乎以此来证明他也可以这样做。罗贝克极其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以致有耐心以此写成一本书,一本大部头,冗长、沉闷、平淡。他认为,成书后,他就可以自杀了。他极其平静地自杀了。我们不要相信世纪的偏见和民族的偏见。当自杀不成为时尚时,自杀的人就会被斥为疯子。一切勇敢行为,在心灵软弱的人看来都是一些梦幻。每个人都是以己之心去度他人之腹的。但是,难道我们不是有着许许多多被证明是贤人智者的人么!他们无怨无悔地,既不疯狂也不绝望地抛弃了自己的生命,唯一的原因就是生命已经成为他们的累赘了,他们比他们活着时还要平静地死去。——原作者注
[29] 不,绅士,他并不是要这样结束自己的痛苦,他是说要让他的痛苦达到顶点,然后才决心斩断把我们与幸福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在对失去我们所珍爱的东西感到遗憾时,他还在用自身的痛苦去留恋他所痛苦思念的东西,这种心态与对什么都无所留念的人相比较,反倒并不那么的可怕。——原作者注
[30] 是否还有比友谊的权利更加珍贵的权利呢?这话竟是一位智者问的!可是,这位所谓的智者自己就是一个情种。——原作者注
[31] 古罗马政治家、将军,卒于公元前250年。
[32] 系指公元前321年罗马人在弋第乌姆被萨尼特人打败,被强迫从专门建造的一道轭形门下走过,蒙受羞辱。
[33] 行伍出身,公元258年被部落推举为高卢人之帝王,其帝国后成为罗马人的卫星国,267年被士兵杀害。
[34] 对此我不太明白,金辛顿离伦敦只有四分之一法里,到宫中办事的先生们是不会在那儿过夜的,但爱德华绅士却得在那儿待不知道多少天。——原作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