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越洋之路(第3/9页)

他坚持认为自己需要巴黎,“没有在巴黎的经历,作为一名画家,他所接受的教育就不是完善的”。他已经厌倦了画肖像画,决定跳出这个领域,继承美国绘画大师本杰明·韦斯特和约翰·杜木布尔的传统,成为一名历史画家。为了避免误解,他在自己护照上的职业一栏里填写了“历史画家”。

对于年轻得多、还在奋斗的无名艺术爱好者、来自波士顿的乔治·希利来说,巴黎更是希望之地。当摩尔斯希望跳出肖像画这一领域时,年轻的希利却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其中。希利的父亲是天主教徒,母亲是新教徒,他是家里五个孩子中的老大。因为作为船长的父亲的收入不足以养家糊口,希利从小就成了母亲的“小帮手”,在各个方面帮着维持家庭的正常运转。值得一提的是,他父亲的画像是吉尔博特·斯图亚特画的,而他外祖母的水彩画画得“相当不错”。不过希利直到16岁才拿起画笔,一旦拿起画笔,他就再也放不下了。

他身材不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性格“相当腼腆”。在同龄人中他异常努力,身上有一种异于他人的气质,很讨人喜欢。作为一个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人来说,他绘画的才能显然是非凡的。

波士顿一家书店的老板对希利非常友好,他同意把希利的一幅早期习作陈列到书店的橱窗里。那是希利临摹17世纪意大利绘画大师圭多·雷尼的印刷版《戴荆冕的耶稣像》。一位天主教神父花了10美元买下了这幅画,要知道,10美元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18岁时,希利第一次接受了来自一位成名艺术家认真的鼓励。这位艺术家是托马斯·萨利。他在看了希利的油画后说他应当把绘画当作专业。于是,人们眼中的“小希利”租下了一间工作室,开始画肖像画。他愿意为任何一位肯坐下来让他画像的人画。当然,他主要还是画自己的肖像,一遍又一遍地画。

最重要的是,希利鼓起勇气,爬上了灯塔山,说服了当时被公认为“波士顿社交界的女王”、参议员哈里森·格雷·奥提斯的夫人萨莉·佛斯特·奥提斯,同意让希利给她画肖像。

“我告诉她我是艺术家,我的愿望是为一位漂亮的女士画像,我请求她让我为她画像。”为奥提斯夫人画像的结果是让希利有了更多的机会,为波士顿一批属于奥提斯夫人“这一类型”的女士画像。一幅小小的、特别可爱的肖像画让希利的才华展露无疑。灯塔山上的一户显赫人家以及他们的后代一直珍藏着希利的一幅作品,那是弗朗西斯(范妮)·阿博顿年轻时的肖像,她当时就住在奥提斯夫人的隔壁。

不过希利清楚地知道,要达到自己所期冀的艺术水平,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并且下定决心要到巴黎去。他后来解释说:“在当时,美国没有艺术学校,没有绘画学习班,没有练习绘画所需的高质量的石膏像,也没有举办过几次画展。”在一点一滴地积攒下了去欧洲所需的钱,以及母亲一两年的生活费后,希利开始把自己的计划付诸实施了。

我在法国举目无亲,对法语一窍不通,我不知道到了法国该怎么办;我还不到21岁,但无知者无畏,我有巨大的勇气,有时勇气是非常管用的,我还有要做得最好的愿望。

希利就像查尔斯·萨姆纳、塞缪尔·摩尔斯、温德尔·霍姆斯以及其他人一样,他不仅仅想去巴黎,而且决心要去,决心要“努力学习”。

作家中有纳撒尼尔·威利斯,他像摩尔斯一样,也是耶鲁大学的毕业生,25岁时他就以自己的诗和发表在杂志上的短文蜚声全国了。威利斯就是那个担任着类似于记者工作的作家,《纽约镜报》指派给他的任务是写系列的“来信”来描述其海外旅程。他是一个喜欢社交的人,相貌出众,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有点儿漂亮,一头飘逸的淡黄色长发,有点儿像花花公子。温德尔·霍姆斯后来描述说他像“提前版的奥斯卡·王尔德”。此外,威利斯还才华横溢。

同样有才气的还有约翰·桑德逊,一名五十几岁的教师,他在家乡费城以文学才华而闻名。他去巴黎部分是由于健康方面的原因,同时也是要把他的所见所闻以系列书信的形式记录下来,希望将来“有一天能让它们以某种形式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

除库柏和摩尔斯外,那些出发去法国的人对美国之外的生活几乎一无所知,对国外生活的不同之处几乎毫无概念。他们中几乎没有人走出过国门,这些波士顿人甚至都没有离家旅行超过500英里。除了库柏及其家人在出发前花了一年的时间学习法语,其他人没几个学过法语。即使像霍姆斯和萨姆纳那样学过一点儿法语的人,也从来没有尝试过去真正地说说这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