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马可·波罗和甜筒的问世(第2/3页)

甜筒确实是在美国发明的,不过发明甜筒的人并不是美国人。1904年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世界博览会上,叙利亚的糕点师傅恩斯特·汉姆威摆摊卖一种甜甜的薄薄的波西饼。他隔壁是个冰激凌摊,有一天装冰激凌的盘子用光了,卖不了冰激凌了。那个极富创意的叙利亚人就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把薄饼卷起来装冰激凌。顾客们都觉得这个主意棒极了。很快,汉姆威也给世界博览会上其他的冰激凌师傅做起甜筒。

十五年后,美国的冰激凌商人舒曼克尔在冰激凌制造商协会的大会上说:“甜筒的问世是冰激凌行业中不可忽略的一件‘小事’。”甜筒使整个冰激凌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之前,只有在商店或者糖果店里可以买到装在一个小杯子或者摆在盘子里的冰激凌。是甜筒把冰激凌带到了大街上,带到了十字路口和学校旁边的小摊上,带到了集会和广场上,还有动物园里。

在科尼岛上住着两兄弟,两人在海边开了一家冰激凌店。就在生意日渐消落时,两人雇佣了几个非常养眼的女孩,让她们手拿甜筒,在海边漫步。就这样,卖出去的冰激凌比最热的那一天都多。

两年后,在奥斯陆诗歌节上,当我告诉挪威的金发策划自己出生于一个冰激凌世家,做甜筒是童年里最温暖的记忆之一时,她的脸突然红了。

她小声说:“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这个秘密我还从来没告诉过其他人呢。”我们坐在休息室的一张小桌子前,喝着红酒。周围坐满了闲聊的诗人。几个小时前,诗歌节就结束了,大厅空空的,只有这个专门为文字工作者开放的小酒吧里挤满了人。译者、诗人、志愿者还有诗歌节的组织方全都聚集到这里。这些夜晚非常美好,观众回家了,我们便尽情享受。

“小时候,”节目策划者说,“我每次吃冰激凌都会联想到性。”那双灰蓝色的眼睛盯着我,仿佛想吓我一跳。

“十四岁那年我就有了这样的想法。每次吃冰激凌,我就用舌尖去舔,一边舔一边转,用嘴唇呡下去,再慢慢把嘴唇舔干净。我脑袋里想的是:就应该是这样的,一定没错。”

我告诉她,在三十年代,家教严的女孩子是不会在大街上吃冰激凌的,而是回到家把冰激凌倒扣在一个盘子上,拿小勺子挖着吃的。

不过汉姆威究竟是不是甜筒的发明人还是个疑问,就跟比基尼一样。1946年,法国的汽车修理师傅路易斯·瑞安得发明了这套泳装,然而伊特鲁里亚的女人们在这之前就穿在了身上。在汉姆威之前,甜筒就曾经出现在历史里。1888年,《马歇尔太太的食谱》里就出现了玛格丽特·康纳斯的菜谱——装着冰激凌的甜筒。不过我不想父亲因此受到困扰,他确信是那个叙利亚的糕点师傅在圣路易斯帮了一个来自白云岩的意大利人。除了这个意大利人,根据当地记者以及业余历史学家达拉斯塔的记录,还有一个和太爷爷出生在同一个村子里的冰激凌商人也参与到了甜筒发明的过程中。

“所以呢,甜筒的发明还要多多感谢意大利人。”这是我父亲的观点。

还有就是,冰激凌绝对不是亚洲人的发明。在那个中国老人被赶走后,父亲让邻居家的男孩从图书馆借来了一大堆和马可·波罗相关的书。那天晚上,他读到《东方奇迹》的原稿丢失了的史实。最老的手稿是1400年的,那时马可·波罗已经死了75年。书里没有提及中国长城,没有写到用筷子吃饭,也没有描述喝茶的习俗,更别提什么冰激凌了。有些历史学家质疑这部旅行记录的真实性,有人怀疑马可·波罗是听了别人讲的故事,把耳闻都记录了下来。在这之后好多年,伦敦的中文学家弗兰西斯·伍德发表了极有争议的研究:《马可·波罗真的去过中国吗?》。那时我父亲就百分之百地肯定那个世界闻名的旅行家一步也没有踏入过中国。

“马可·波罗是个骗子!”半夜里,父亲突然大叫起来。

“快去睡觉。”母亲说。

父亲一直在等那个中国老人来店里,可他再也没来过。于是父亲便走向坐在店外面的另一个中国人,说:“冰激凌才不是你们发明的呢,我可是有历史证据的。”

“您说什么呢?我不明白。”中国人说。

“发明冰激凌的不是中国人,就跟长柄鞋拔子是一个道理!”

六十年代,许多荷兰的冰激凌店受到了意大利南部劳工的困扰。没事的时候,他们就成群结队地走进店里,一个人占一张桌子,大声地讲话。要不就是坐到一个刚刚点单的荷兰女孩子旁边。有些冰激凌店的玻璃上挂着大牌子,上面用意大利语写着:禁止意大利人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