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年,我的太爷爷开始做冰激凌生意(第4/4页)

融化的冰块价值几万美金,第二年也一样。弗莱德里克开船去哈瓦那,结果冰块化成了水,把船板浸湿了,导致弗莱德里克负债累累。回到波士顿后,便被关进了监狱。接下去的航行,一直到码头靠岸都有警察“陪伴”。船行驶在水面上,弗莱德里克给它起了个很大胆的名字:三叉戟。

图多尔试了很多隔离材料,比如干草、木屑、锯末,还有棕色的糠。不过最终的突破还是来自冰队的出现。在那之前人们徒手把冰块从新英格兰河里锯出来,而现在在马儿的帮助下,产率就高多了。那些棕色的、优雅的马儿被一队人拴住。其中一个人领队,一个人负责驾驭整个队伍,就这样,一个完美的正方形出现了,从水里慢慢地被拉上来。为此,人们还设计出特殊的工具。不仅在岸边,在异国的码头也纷纷出现了冰屋。冬季的那几个月,上千人因此有了活儿干,全都拿着锯子和斧头站在即将变成巨大的国际象棋棋盘的湖面上。

1833年,托斯卡纳船载着180吨冰从波士顿前往加尔各答,经过4个月,九月终于到达了孟加拉湾,驶入了神圣的恒河。船到岸的消息在民众间飞快地传播开来,很多人都以为是谣言。因为即便在阴处,气温也超过三十度了。然而当船到达加尔各答的码头时,还有整整100吨冰完好无缺,一块块透亮的冰块泛着蓝色的光。

从新英格兰到印度的远程运输就这么开始了。对图多尔冰工厂而言,在加尔各答搭建一座用白色石头砌成的、双层墙面的储冰室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投资。那个被众人嘲笑、坐了两年牢、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突然变成了巨富,人们还给他起了个别名,叫“世界冰王”。他把船开到了巴西、澳大利亚和中国。

其他公司也纷纷上市,比如纽约尼克博克冰工厂和费城冰工厂。为了加快运输速度,还出现了铁路。蒸汽火车依靠火红的煤炭开遍全国,车里装着冰冷透明的冰块。

在挪威和英国之间出现了繁荣的冰块交易。男人们戴着黑色的帽子用钳子把巨大的冰块从宽阔的河面上捞起来。冰块通过长长的木质轨道滑进船舱,大船即将开向伦敦和其他的英国港口。卡洛卡提是一个在瑞士出生的意大利人,在首都开了好多小店。他的第一桶金是卖栗子和华夫饼赚来的,接着便打算改行卖冰激凌。一开始只是在街上推小车卖,很快便在繁忙的亨格福德市场落了脚。他卖的冰激凌一分一勺,后来小杯子取代了小勺子,就成了人们嘴里的“一分舔舔乐”。在那个年代,只有有钱人才能吃得起冰激凌,是卡洛卡提把这个爽口的美味带给了大众,仿佛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梦想之门。

离家近一点的,在大山后面,比如萨尔费尔登、奥地利,也有采雪的人。他们把大块大块的雪装进火车里。如果有人碰巧坐进了热气球,在广阔无云的空中飘荡,兴许还能看见那些劳作的人。他们在世界上不同的地点忙忙碌碌,并不知晓彼此的存在,在雪地里一声不吭,期待着一顿热气腾腾的午餐。

太爷爷的那组人忙活了四个小时,车厢就装满了,太阳高高地挂在山岭之间。马儿吃了一口雪,大伙儿一个接一个上了马车,谁都没做声,看来是累坏了,靠着彼此的肩膀就睡着了,唯有太爷爷睁着眼。梦想之门打开了一条小缝,他不想别的,只想推门走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