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后记:亚马多和他的三部曲

被尊为“百万书翁”的若热·亚马多是巴西当代最受人欢迎的作家。他的作品以小说为主,至今已发表近二十部长篇小说,其中大多数以他的家乡巴伊亚州为背景,以他最熟悉的一般平民作主人公。他那些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的作品征服了国内外的广大读者,已被翻译成四十多种文字,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

他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的前半期中,积极参加巴西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保卫世界和平的运动。这和他早年过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于1912年8月10日诞生在巴伊亚州南部伊列乌斯市郊的比兰吉镇。父亲有一座可可种植园,他在那里度过童年,亲眼看到了雇工们过的非人生活。当“普列斯特斯纵队”[70]路过巴伊亚州时,他才十四岁。他看到这支革命部队对抗政府军队的英勇斗争,对人民的力量满怀着信心。他在州府巴伊亚城念书,接触到当地的黑人雇工、流浪儿童、渔民、贫民等等。离开学校后,他当过排字工人、新闻记者。他攒下了一点钱,于1930年到首都进入里约热内卢大学攻读法律。

他的文学生涯是和政治生涯差不多同时开始的。他念了两年书,钱就没了,只好辍学,做零碎工作糊口。1931年发表第一部小说《狂欢节之国》,那时他才十九岁。第二年,他接触到“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此开始了如火如荼的政治生涯。

《狂欢节之国》使这位青年作家踏上了文坛,他回到了巴伊亚,于1933年发表第二部小说《可可》,描写种植园工人的悲惨生活和种植园主的残酷剥削,一时引起了轰动,马上被警察当局没收。

此后四年中,他每年发表一部小说:描写巴伊亚贫民区生活的《汗珠》,描写黑人生活的《儒比亚巴》,描写渔人生活的《死海》和街头流浪儿童生活的《沙滩上的船长们》。

这些作品有力地谴责了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可是并没有为读者指出道路。跟当时拉丁美洲一般的左翼作品一样,它们仅仅忠实地描绘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却并未激发人们起来斗争。

这时正当热图利奥·瓦加斯总统的独裁统治期,巴西的进步团体及进步人士联合组成“民族解放联盟”,通过了反封建、反帝国主义、反法西斯主义的纲领。1935年,联盟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五十万人的群众大会上,一致推选普列斯特斯为名誉主席。同年11月,联盟武装起义,一时在北里奥格朗德州的纳塔尔港成立美洲史上第一个人民的革命政权,但结果失败了。普列斯特斯当时已是巴西共产党的领袖,于1936年3月被捕,被判处无期徒刑。第二年11月,瓦加斯发动政变,下令解散联邦议会及各州的州议会,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并加紧迫害进步人士。亚马多积极参加“民族解放联盟”的活动,曾被捕坐牢。法西斯政变后,政府命令禁止他的作品流通,把它们放在广场上烧掉。他终于被迫出国流亡。

在流亡期间,他先后写作了两部传记和一部小说。他的作品臻于成熟了。

《卡斯特罗·阿尔维斯简介》出版于1941年,作者在书中热烈歌颂这位民族诗人[71],尊他为文学导师。这时,他流亡到阿根廷,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埋头写作普列斯特斯的传记,于1942年初脱稿,书名为《希望的骑士,路易斯·卡洛斯·普列斯特斯的生平》,于同年在阿根廷出版西班牙文译本。

亚马多用抒情诗的笔触来写这位传奇式的英雄、他的政治导师的传记,怀着强烈的爱与憎,讴歌这巴西的希望之星,痛斥暴虐的独裁者,末了呼吁大家来一致提出释放普列斯特斯的要求。该书在当时美洲大陆上争取释放这位巴西人民领袖的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

他早期的代表作《无边的土地》是1942年秋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完成的。同年,他回到巴西,又被捕,经巴西人民和全美洲文化界的声援,才得到释放。可是警察当局强迫他在1943—1944年两年中不得离开巴伊亚城。1944年初,他在那里完成了《无边的土地》的续篇《黄金果的土地》。前者于1943年出版,后者于1944年出版。1946年发表的《饥饿的道路》和上述两部小说构成了一个史诗式的三部曲。

《无边的土地》和《黄金果的土地》以巴伊亚州南部可可种植地区为背景,描出一幅二十世纪初三十多年内整个巴西社会的缩影。第一部写封建地主怎样征服土地,兼并土地,第二部写外国帝国主义者怎样操纵了可可出口商行来把土地据为己有,它们生动地刻画了两个历史阶段:封建时期和帝国主义势力入侵时期。

《无边的土地》是个令人胆战心惊的故事,主要写二十世纪初两大地主为争夺一片原始大森林而进行的斗争。巴达洛兄弟是封建世家,属于政府党,他们起先占着上风。可是奥拉旭上校在当地有强大的恶势力,自有恶讼师和狗腿子替他效劳,千方百计地跟对方周旋。双方都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因为“可可就是黄金”,谁能占有那座大森林,谁就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可可种植园。结果,靠了政局的变化,反对党在州政府内登了台,奥拉旭取得最后胜利,在那森林原址上栽种可可树,成为当地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