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巧克力

1997年时,我写作了游记《文档里的俄罗斯》,里面有这样一段描述:“实际上,俄罗斯市场上少有本地的产品。据说,本地的制造成本远高于进口。只有少数商品是俄罗斯制造的,他们也出口产品,却并不以此为荣。”如今,我必须推翻过去的判断,2001年,尽管他们仍从外国进口商品,但本地的产品全面覆盖了俄罗斯市场。

我曾经十分羡慕游记作家,一度觉得他们对风俗、风景、人文和其他现象的描绘并不会过时。但现代社会的发展如此迅猛,事物的变化不断加速,早在20世纪初,印象派画家们就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当我数次提笔记录旅行见闻时,也终于体会到为什么莫奈为了呈现鲁昂大教堂的全貌,会在一天中不同的时刻去观察不同光线下的教堂。

让我们看看俄罗斯随处可见的本地商品吧。它们设计精美,包装已经和进口产品相差无几,商品供应量充足;我亲自端详、试用或者试吃了若干样品,品质上佳。我不禁再一次发出感叹:它们符合世界级标准,但每一个细节都渗透了十足的俄罗斯风格。俄罗斯人探索出了新路。

现居美洲的俄罗斯裔作家亚历山大·格尼斯曾在《血面包》一书中揭露了苏维埃时期那些危害生命的食品。书里并没有意识形态评判,而是以罗列菜单,罗列政府出台的有关营养的法规、广告、标语、食谱和商店中各色商品的清单的方式,还原苏联时期的食品状况;由展开学术分析,进而挖掘种种问题的根源。这本书让我们了解到革命之前俄罗斯人的传统饮食。政治革命前后的饮食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

许多人还记得苏联时期商店门口排成长龙的人群,货架上的商品少得可怜。以鱼罐头为例,排队的人要足够幸运才能买上一罐,尽管这罐头恐怕要用钻子、锤子、铲子甚至炸弹才能打开。谁叫这是苏联产的罐头呢。

我在莫斯科旅行时拍了许多照片,我妹妹曾指着其中一张照片问:“你是在哪里的教堂拍下这张照片的?”那并不是教堂,而是托娃斯卡街上的一家食品商店。这家商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名为“耶里斯夫斯基食品店”(13),以店主的姓氏命名。

商店有着豪华的大厅,大厅的墙壁是黑色的,搭配着黄铜装饰,涂抹着金粉;方格天花板上悬挂着水晶吊灯(和教堂里的一模一样),墙上还挂着人像油画,此外还有雕刻精美的装饰性立柱,正对大门的地方是金色的货架,多么美妙的地方啊……茶就有几百种,包装各异,有的装在复古铁盒里,有的装在箱子里,也有的装在小匣子里,或是袋子里的;还有各式各样的咖啡、香料、调味酱,就连鱼子酱也按照用途不同分为红鱼子酱和黑鱼子酱两种;前菜、乳酪、鱼,应有尽有,鲟鱼和鲱鱼有新鲜的、腌制的和罐装的三种;各种巧克力制品、各式各样的糖果,即食沙拉和外卖食品的柜台一眼望不到尽头……总之,这里的食品既体现了西式餐点的精致与时尚,也展现出老派俄罗斯美食的丰富和高要求。这里的商品有一半以上是本国生产的。

伽利玛出版社曾推出一本足有两块砖头那么厚的大书,书中收录了一对俄罗斯姐妹——莉莉娅·布里克和艾尔莎·特瑞欧乐——五十年间的通信。莉莉娅·布里克定居在莫斯科,艾尔莎·特瑞欧乐则定居在巴黎。姐妹俩都是作家,也都嫁给了作家,莉莉娅的丈夫是弗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艾尔莎则的丈夫是路易斯·阿拉贡。书信内容涵盖了20世纪后半叶俄罗斯和法国的历史以及姐妹俩各自的人生。你可以从书中了解当时的一切,从知识界逸闻、政治事件到内衣潮流。这本书提供了一系列复杂琐碎、趣味盎然的史料,但作为女性之间的通信,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购物清单的段落。很长时间里,莉莉娅会让住在巴黎的姐姐帮她购买化妆品、帽子和香水。另一方面,在1974年,艾尔莎也希望妹妹能从莫斯科寄两样东西给她:鱼子酱和巧克力。好吧,鱼子酱,可以想象。但为什么会有巧克力?

制作上好的巧克力需要一点魔法,特别是那些精致的巧克力糖。想要得到一流的口感,你必须将各种成分搭配起来,要想掌握配比和分寸,需要一次次尝试,这也是瑞士能成为世界顶级名表和巧克力生产国的原因。巧克力需要提炼;要创造“大师之作”,需要炼金术般的技巧。

几年前,我访问莫斯科时,收到过一盒巧克力,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俄罗斯也产巧克力。那时的情况和现在一样,日程安排让我们没时间去享用一顿正餐,我只好将这盒巧克力当作午餐。巧克力盒看起来有些廉价,像是转赠的“二手货”。正方形的巧克力似乎无法激起你的食欲,但当你将巧克力放入口中……你为之惊艳!巧克力的形状丝毫没有影响它的滋味,口感堪称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