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九死十三灾上(第2/10页)

窦占龙不在乎吃什么,吃不吃他也无所谓,往往是心不在焉,或是一筷子不动,或是有一搭无一搭地划拉两口。傻哥哥则不然,虽说早已尝尽了天下美味,但他在九河下梢土生土长,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见了河海二鲜仍是迈不开腿。他抄起筷子,抓过酒壶,黄鱼配黄酒,撒开了一通招呼。傻爷这张嘴说话不利索,用来吃鱼可行,一点儿都不糟践,眨眼间鱼骨头鱼刺堆得跟小山相仿,眼瞅着盆干碗净仍嫌不饱,又要了一大碗刚蒸出锅的八宝饭,黏糊糊热腾腾,吃完了一宿都不带饿的。

待到傻哥哥撑得直打饱嗝了,窗外已是暮色四合、繁星点点。他跟着窦占龙这么多年,关内关外、山南海北到处走,瞧见窦占龙一对夜猫子眼“骨碌碌”乱转,便知道该干正事了,剔完了牙一抹嘴头子,嚷嚷道:“走走走,逮蛤蟆去!”窦占龙倒沉得住气,抽着烟袋锅子稳坐钓鱼台,待至天色黑透了,这才叫店家过来,随手掏出一锭五两的银子付账。小地方东西便宜,这桌子酒菜拢共用不了几个钱。窦占龙告诉店家:“多余的不必找了,只当是给你的赏钱。”店家脸上乐开了花,点头哈腰地谢过赏,一边收拾碗筷,一边张罗着再给二位客官泡壶香茶。窦占龙冲他一摆手:“别忙,银子不是白赏的,我看这盛鱼的青瓷碗不错,你让给我得了。”店中的青瓷大碗非金非玉,更不是官窑定烧,撒着狠儿蹦着脚要价也值不了一两银子,按说没个不答应,店家却觉得为难:“客爷,实话跟您说,这是山上的一个老道士给的。他欠了我不少酒钱,只得拿这个大碗顶账,说是在正一观中盛净水用的,等他有了钱再来赎。”窦占龙问道:“他的碗在你店中押了多久?”店家挠着头想了想说:“哎哟,怎么着也得两三年了。”窦占龙又问:“那他又来了吗?”店家嘬着牙花子说:“来是来过几次,可也没提赎碗的事,欠下的酒饭账倒更多了。”窦占龙笑道:“肯定是他自己也忘了,那你还担心什么?你天天拿它盛鱼盛菜,保不齐掉地上摔碎了,何况我给了你五两银子,什么样的碗买不来?哪怕老道再找你来赎,你另还他一个名窑的,不也是一片诚心吗?说到底也是他欠你,不是你欠他,有何为难之处?”开饭铺的山民哪儿绕得过窦占龙,当时让他几句话说动了心思:“得嘞,既然客爷您看上这只碗了,那也算缘遇,碗归您了!”

窦占龙跟傻哥哥出了饭铺,牵上驴,拿着青瓷大碗到泸溪河中洗了又洗擦了又擦,托到月光下边一看,温润如玉、光可鉴人。当即舀了满满一碗河水,小心翼翼捧至身后的竹林之内,寻了块较为平整的土台子,端端正正地摆上青瓷大碗。他吩咐傻哥哥蹲在一旁,稍后蛤蟆一到,便会蹦入碗里,切不可轻举妄动,只待他一声令下,立马反转大碗扣住蛤蟆,然后再也别撒手了,只等他用褡裢来装,甭管什么天灵地宝,一旦进了憋宝的褡裢,那就没个跑了。窦占龙交代完了,便打开身上的蓝布褡裢,借着林深草密隐住身形,一口接一口地抽着烟袋锅子。

此时已是月上中天,周遭万籁俱寂,听不到山林间的虫鸣,只听得他烟袋锅子里火燎烟叶“咝咝”作响。等来等去,直等到后半夜,窦占龙的夜猫子眼忽然一亮,但见一道金光穿云破雾下了山,快似流星、疾如闪电,卷着一阵劲风,咕噜噜如同虎吼、哗啦啦又似龙吟,直奔竹林的方向而来。窦占龙走南闯北憋宝无数,最擅长观形望气,知道气者天地之精也,天灵地宝身上的瑞气各有不同,或分大小、或为阴阳,他看出金光中宝气直冲九霄,实在非同小可,也自吃了一惊。不容他多想,倏然间,金光已然落在了土台子上。窦占龙定睛看去,金光中裹着一只三条腿的小蛤蟆,口中衔了一枚老钱,眨巴着小眼睛蹦了三蹦,随后吐出老钱,凑到碗边喝水。两条腿的活人遍地都有,三条腿的蛤蟆是真不好找!窦占龙看准了时机,立即招呼傻哥哥动手。傻子真是不白给,他跟窦占龙搭伙走南闯北,论着憋宝的勾当,那也是轻车熟路了。只见傻子跌跌撞撞蹿到土台子跟前,抓起大碗就往下扣,他也是取宝心切,这一下使上了吃奶的力气,只听“啪嚓”一声,大碗扣了个四分五裂。紧跟着金光一闪,小蛤蟆踪迹不见,仅有一枚外圆内方的古钱掉在原地,上铸“落宝金钱”四字。傻哥哥是“炸糕上笼屉,走油带撒气”,懊恼自己失了手,不仅没逮到金丝蛤蟆,还打碎了这么好的一只大碗,两眼直勾勾盯着那一堆碎瓷片,嘴里头不住念叨:“怪我喽!怪我喽!”窦占龙也没想到金丝蛤蟆跑得这么快,看来要拿住这个小玩意儿,尚需再费一番周折,不过有落宝金钱在手,不怕引不出三足金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