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懂得心肺复苏术,急救武装到牙齿(第2/3页)

按压到什么程度才有效呢?一般为胸壁厚度的1/3,或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以触摸到颈动脉搏动最为理想。按压的频率为不少于100次/分(建议在120次/分以上)。放松时,要使伤者的胸廓完全扩张,否则,回心血量会减少,但是手掌根部依然不能离开胸壁。

按压时,手臂要垂直于地面,不可斜着、歪着、弯着,且身体不能晃动。
按压前,一只手掌根部放在两个乳头连线的中点,中指压在远侧的乳头上。
按压时,两手重叠,十指交叉相扣,手掌根重合放在胸骨正中,按压过程中,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

·第6步,开放气道

为何要做这一步?因为人在意识丧失尤其是心跳停止后,全身的肌张力会下降,咽喉部及舌头部位肌肉的肌张力同样也会下降,舌头会后坠,很可能造成气道阻塞,阻碍呼吸。

如何开放气道呢?用“压额提颏法”:将一只手的小鱼际部位放在伤者的前额上,向下压,而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放在伤者颏部的骨性部分,然后向上提,让其颏部和下颌部抬起来,头往后仰,同时耳垂与下颌角的连线与患者仰卧的平面垂直(也就是鼻孔朝向正上方),这样,气道就开放了。

一只手的小鱼际放在伤者前额,向下压,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向上提伤者颏部的骨头,让其颏部和下颌部抬起来,头往后仰。

·第7步,判断有无呼吸

开放气道后,用5~10秒的时间观察一下患者的胸腹部,看看有没有起伏,以判断其还有没有呼吸。如果没有呼吸或者仅仅是喘息样的呼吸,可以进行口对口的吹气。

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者仅仅是喘息样呼吸,可进行人工呼吸。

·第8步,口对口吹气

确定患者无呼吸后,立即深呼吸,用食指和中指捏住患者双侧的鼻翼,并用自己的嘴严密包绕患者的嘴,向患者肺里面连续吹气2次,每次吹完后,侧头换一下气,并松开捏着鼻翼的手指,然后再进行第2次吹气。每次吹气持续1~2秒钟,不能吹得太大,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很容易导致患者胃部膨胀、压力增高,压迫肺,阻碍肺通气,还可能导致胃内容物的反流。

通常,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吹气有一个比例,为30∶2,也就是每做30次的按压,就要做2次口对口的吹气。这是一个循环,直到做到AED可以马上使用,或者急救人员接替。另外,5个循环(约2分钟)后,检查一次患者的脉搏(颈动脉:转动脖子时,会有一块明显的肌肉从耳旁到胸骨处,即胸锁乳突肌,在这块肌肉内侧,可以明显摸到颈动脉的搏动),如果有搏动,说明心跳恢复,停止按压,如果没有恢复搏动,继续按压,并在之后的每5分钟检查一次脉搏。

每做30次胸外按压,就要做2次口对口的吹气。
每次吹气时,见到患者胸部明显起伏即可。
一手食指、中指横放在甲状软骨上,向一侧滑动到胸锁乳突肌前缘,即是颈动脉位置。

在此,我想说的是,国内很多电影、电视剧中的医学急救做法是错误的。比如有的电视剧里面,施救者看到伤者躺在地上,他会先去摸患者手腕部的桡动脉,看其有没有脉搏,这钟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即使桡动脉搏动消失,也并不意味着心跳就停止了。只有通过触摸颈动脉是否搏动来判断心跳是否停止,才是可靠的。

需要注意的是,婴儿发育还不成熟,其心肺复苏与成人有较大差异,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注意。

判断婴儿意识是否存在,采用刺激婴儿足底的方法。

按压的位置在两乳头连线中点的正下方,通常采用双指按压,将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指尖垂直向下按,按压深度为婴儿胸壁厚度的1/3,每分钟100~120次。

判断婴儿是否还有意识,可采用刺激婴儿足底的方法。
判断婴儿有无心跳,可以触摸婴儿的肱动脉。
也可以通过触摸婴儿股动脉来判断其有无心跳。

另外,婴儿开放气道时,下颌角和耳垂的连线与婴儿仰卧的平面呈30°即可。吹气时,看到胸廓有起伏就可以了。判断婴儿有无心跳,可触摸股动脉(腹股沟韧带的中间)或肱动脉(平时量血压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