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牲单

猪用最多,可称“广大教主”。宜古人有特豚馈食之礼。作《特牲单》。

猪头二法

洗净五斤重者,用甜酒三斤;七八斤者,用甜酒五斤。先将猪头下锅同酒煮,下葱三十根、八角三钱,煮二百余滚;下秋油一大杯、糖一两,候熟后尝咸淡,再将秋油加减;添开水要漫过猪头一寸,上压重物,大火烧一炷香;退出大火,用文火细煨,收干以腻为度;烂后即开锅盖,迟则走油①。一法:打木桶一个,中用铜帘隔开,将猪头洗净,加作料闷②入桶③中,用文火隔汤蒸之,猪头熟烂,而其腻垢悉从桶外流出,亦妙。

注释:

① 走油:猪油从猪肉中流失,味道会变。

② 闷:密封。

③ 桶:木桶状的蒸具,下有小孔。

猪蹄四法

蹄膀一只,不用爪,白水煮烂,去汤,好酒一斤,清酱酒杯半,陈皮一钱,红枣四五个,煨烂。起锅时,用葱、椒、酒泼入,去陈皮、红枣,此一法也。又一法:先用虾米煎汤代水,加酒、秋油煨之。又一法:用蹄膀一只,先煮熟,用素油灼皱其皮,再加作料红煨。有土人好先掇食其皮,号称“揭单被”。又一法:用蹄膀一个,两钵合之①,加酒、加秋油,隔水蒸之,以二枝香为度,号“神仙肉”。钱观察家制最精。

注释:

① 合之:两个蒸钵上下反扣合拢。

猪爪①、猪筋

专取猪爪,剔去大骨,用鸡肉汤清煨之。筋味与爪相同,可以搭配;有好腿爪,亦可搀入。

注释:

① 猪爪:掉蹄膀后猪蹄。前腿猪蹄肉多,后腿猪蹄筋多。

猪肚二法

将肚洗净,取极厚处,去上下皮,单用中心,切骰子块,滚油炮炒,加作料起锅,以极脆为佳。此北人法也。南人白水加酒,煨两枝香,以极烂为度,蘸清盐食之,亦可;或加鸡汤作料,煨烂熏切,亦佳。

猪肺二法

洗肺最难,以冽尽肺管血水,剔去包衣为第一着。敲之仆之,挂之倒之,抽管割膜,工夫最细。用酒水滚一日一夜。肺缩小如一片白芙蓉,浮于汤面,再加作料。上口如泥。汤西厓少宰①宴客,每碗四片,已用四肺矣。近人无此工夫,只得将肺拆碎,入鸡汤煨烂亦佳。得野鸡汤更妙,以清配清故也。用好火腿煨亦可。

注释:

① 汤西厓少宰:汤西厓,即汤右曾,字西厓,杭州人,康熙朝吏部侍郎,诗人,著有《怀清堂集》。袁枚生前没有见过此人,记载的是传闻。少宰,清朝官场代称吏部侍郎为少宰。

猪 腰

腰片炒枯则木,炒嫩则令人生疑;不如煨烂,蘸椒盐食之为佳。或加作料亦可。只宜手摘,不宜刀切。但须一日工夫,才得如泥耳。此物只宜独用,断不可搀入别菜中,最能夺味而惹腥。煨三刻则老,煨一日则嫩。

猪里肉①

猪里肉,精而且嫩。人多不食。尝在扬州谢蕴山太守②席上,食而甘之。云以里肉切片,用纤粉团成小把,入虾汤中,加香蕈、紫菜清煨,一熟便起。

注释:

① 里肉:里脊。

② 扬州谢蕴山太守:扬州知府谢蕴山。即谢启昆,字良壁,号蕴山。清朝方志学家。

白片肉

须自养之猪,宰后入锅,煮到八分熟,泡在汤中,一个时辰取起。将猪身上行动之处,薄片上桌,不冷不热,以温为度。此是北人擅长之菜。南人效之,终不能佳。且零星市脯,亦难用也。寒士请客,宁用燕窝,不用白片肉,以非多不可故也。割法须用小快刀片之,以肥瘦相参,横斜碎杂为佳,与圣人“割不正不食①”一语,截然相反。其猪身,肉之名目甚多。满洲“跳神肉②”最妙。

注释:

① 割不正不食:出自《论语·乡党》,其中记载了十二条饮食的规矩,第十一条就是“割不正不食”。意思是切割得不规整的肉就不吃。

② 跳神肉:满族萨满巫师祭祀称为跳神,祭祀所用的猪肉全部白水煮熟,祭祀完毕,众人切割分食。

红煨肉三法

或用甜酱,或用秋油,或竟不用秋油、甜酱。每肉一斤,用盐三钱,纯酒煨之;亦有用水者,但须熬干水气。三种治法皆红如琥珀,不可加糖炒色。早起锅则黄,当可则红,过迟则红色变紫,而精肉转硬。常起锅盖则油走,而味都在油中矣。大抵割肉虽方,以烂到不见锋棱,上口而精肉俱化为妙。全以火候为主。谚云:“紧火粥,慢火肉。”至哉言乎!

白煨肉

每肉一斤,用白水煮八分好,起出去汤;用酒半斤、盐二钱半,煨一个时辰。用原汤一半加入,滚干汤腻为度,再加葱、椒、木耳、韭菜之类。火先武后文。又一法:每肉一斤,用糖一钱、酒半斤、水一斤、清酱半茶杯;先放酒,滚肉一二十次,加茴香一钱,加水闷烂,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