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第3/16页)

[56]孟源,字伯生,安徽滁州人,王阳明的学生。

[57]语出《河南程氏遗书》。意为天地浑然未分时,万事万物的理就已经在冥冥之中。

[58]语出《孟子·离娄下》。意为文王渴求大道,道已至而如未见。

[59]程颢《定性书》:“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内外,无将迎。”将迎,指刻意地思虑。

[60]《论语·宪问》:“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上达,意为通达天道,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下学,即一般意义上的学习。

[61]此条与第九六条重复,疑误,注释及译文详见第九六条。

[62]《论语·公冶长》:“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说”通“悦”,高兴的意思。漆雕开认为应当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性,而非急着做官。漆雕开,字子开,又字子若,鲁国人,孔子的学生,以道德品性著称。

[63]《论语·先进》:“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贼夫人之子”意为,这是害了这孩子(指子羔)。子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人,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孔子学生;子羔,齐国人,姓高,名柴,孔子学生。通过这两个例子的对比,王阳明所要表达的是,必须先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品性,然后才可以出仕为官,即所谓“学而优则仕”。

[64]曾点,鲁国人,字皙,孔子学生。关于“曾点言志”的典故,参见第三十条注。

[65]《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指心中有喜怒哀乐等情感,但未表露于外,称之为中道。

[66]由,仲由,即子路。求,冉求,字子有。公西赤,字子华。曾皙,名点,字皙。四人都是孔子的学生。据《论语·先进》载,孔子曾与四人讨论志向。当时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都各自以自己的志向回答,而且都是关乎为官、为政、治理邦国等具体事宜。曾晳却边鼓瑟边回答:“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唯独对曾晳表示了赞许。

[67]语出《中庸》。

[68]《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器,比喻具备某种特定才能却无法相通的人。“女”通“汝”。

[69]《论语·为政》:“君子不器。”即君子不限于某一特定才能,而是要融会贯通。

[70]《孟子·离娄上》:“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盈科后进,表达循序渐进之意。

[71]《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为圣人与天同德,能使天地各安其位,万物生长繁育。

[72]朱熹《大学章句》:“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意为心体无一物所执着,故清明不昧,可以具备众理,承载万事。

[73]语出朱熹《大学或问》,意为条分缕析可以使得天理极其精确、不至于混乱,然后加以综合就可以让天理最大化而无所不包。

[74]象山: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自号存斋,江西抚州人。曾讲学于象山,被学者称为象山先生。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著有《象山先生全集》。陆九渊主张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道,与朱熹主理的学问有较多争论。他的学说经由王阳明继承发展,故心学一脉亦称陆王心学。

[75]谨独:即慎独,意为独处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

[76]《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端”即萌芽、开端,孟子认为扩充“四端”,即能实现仁义礼智“四德”。

[77]表德:《颜氏家训·风操》:“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后世就用“表德”指代人之表字或别号。

[78]《周易·系辞》:“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意为与天合德,无需人为思虑。

[79]出自《孟子·公孙丑上》。集义即积善,让所作所为均合乎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