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天堂鸟(第6/7页)

卢文钊用戏谑的语气接着说:“他们喜欢打着反思科技的幌子,对他们根本不懂的科技说三道四,态度倨傲,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他们担心,我们正在使用的工具前所未有得强大,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正变成这些工具。他们普遍迷恋过去,对于传说中的伊甸园或者想象中的田园生活充满向往,但真要他们去过那样的日子,停了他们的水,断了他们的电,他们又会哭爹喊娘。”

萧菁看着卢文钊,目光炯炯,问:“你是唯科技主义者吗?”

“不完全是。”卢文钊想了想,道,“准确地说,我只是一个理性而偏乐观的科技爱好者。我既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工程师,但我对于科技一直持乐观的态度。

“在工作中,我接触到这样一种人,其数量还不少。学生时代所学到的一切,不管是科学的,还是不科学的,都是这个纷繁复杂却无比稳固的世界的不可缺少的部分。这时的他,盲目地吸收一切。成年之时,认为所有新出现的一切,不管是科学的,还是不科学的,都是改变这个纷繁复杂却无比稳固的世界的强大力量。这时的他,盲目地追随。等人到中年,他的世界观成形了,思想却因此僵化起来。任何新出现的事物,不管是科学的,还是不科学的,都会被认为是对这个看似稳定其实充满变数的世界的改变。在他看来,这种改变即便有些许好处,也潜藏着极大的危险,他永远持怀疑甚至反对的态度。这时的他,盲目地反对。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媒体推波助澜,比如遇到同道中人,还可能会采取激进的行动。后来,我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科技三定律’,将我所想的内容做出了精准的概括。”

卢文钊把“科技三定律”发给萧菁看:

(1)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

(2)任何在我35岁之前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

(3)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萧菁扑哧一声笑出声来:“有意思。我也见过这样的人。”

这笑声让卢文钊颇为得意:“这是20世纪,一个叫道格拉斯·亚当斯的科幻作家在《怀疑的鲑鱼》一书中写的,总结得精练而有趣,比我刚才说的那段废话好了不止十倍。第一次看到科技三定律,吃惊的同时,我也问自己,为什么我没有能够这样精准地概括?你猜我的结论是什么?”

“年龄?”

“真聪明。”

“科技三定律中反复出现的,除了科技,就是年龄。”

“准确地说,是年龄所代表的阅历。虽然,年龄和阅历很多的时候是两回事,但在科技三定律中,道格拉斯充分展示丰富的阅历给他带来的无穷智慧。”卢文钊看着萧菁,“总而言之,人类是科技的产物,铁族也是。接受科技,就是接受和面对我们自己。”

“包括铁族吗?”萧菁迎着卢文钊的目光,无所畏惧,甚至有些挑衅的味道。

“当然包括。而我,也是科技的产物。”卢文钊终于下定了决心,“你不是一直想知道我为什么在知道了你是萧瀛洲总司令的女儿之后就一口气跑到火星去了吗?我这就告诉你答案。”

06.

“我对我妈妈的印象全部来自我外婆,而我外婆很少讲我妈妈的故事,因为我妈妈是她一生中最大的耻辱。从外婆零星的辱骂与控诉中,再加上旁人的一些补充,我约略了解了我妈妈的生平,其中包括我的来历。

“我妈妈从小就非常漂亮,老话说的‘人见人爱,花见花开’那种。我妈妈四岁就开始学舞蹈,各种舞蹈都练过,据说在市里、省里都拿过大奖。很多人都说我妈妈将来会成为舞蹈家。我妈妈自己也这样认为。但长大后,我妈妈并没有成为舞蹈家,而是成了一名令许多人羡慕的空姐。

“有一天,我妈妈在头等舱服务时,听说乘客中有一位亿万富翁。她走过去,假装摔倒,将一杯咖啡洒到了那位亿万富翁的衣服上。就这样,我妈妈与我爸爸结识了,并且很快陷入热恋之中。

“那个时候,我妈妈23岁,我爸爸97岁。

“之前,我爸爸结过好几次婚,也有过几个子女,但在遇到我妈妈的时候,他的子女都因为种种原因死掉了。我爸爸的亲属中,好多人都觊觎着他的财产,就像秃鹫守候在将死的狮子身边,盼着他早点儿死去。因此,我爸爸此时此刻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再有个亲生儿子,好继承他偌大的家业。

“我妈妈冰雪聪明,很快明白眼下的情势。但问题是,我爸爸已经老迈,而我妈妈又不想怀孕生子,因为她听说过其中的痛苦,不愿意去经历,更为重要的是,怀孕生子会破坏她长期练习舞蹈锻炼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体形。为此,我妈妈寻求现代医学科技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