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天堂鸟(第5/7页)

“历史一定会重新评价萧瀛洲总司令。”卢文钊安慰道,“谁处在他的那个位置,都不可能做得比他更好。”

“那个时候已经晚了,对我父亲,对我而言,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卢文钊安慰了几句,继而又说:“毋庸置疑,在大航海之前,由于海洋的隔绝,各个大陆上的文明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各自发展。由于地形地貌和自然资源的差异,由于历史演进的必然路径与随机事件,使得不同大陆上的文明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情与样貌。自古以来,东方和西方就走在不同的发展之路上。一个典型的区别就是,东方更重视集体,而西方更重视个体。因此,东方人钟扬创造铁族时在潜意识里受东方文化的影响,用灵犀系统把数千万钢铁狼人链接为一个整体,集体思考,集体记忆,集体决策,将集体主义发展到极致。这在东方人看来,是可以理解的,接受它也是顺理成章的,不用费太大的劲儿。然而,对于更重视个体的西方人而言,铁族却是全然的异类,一个无法理解的存在,除了敌视,他们找不到更好的方法。这是历史级的路径依赖。”

萧菁问:“你认为东方文明优于西方文明?星魂大法师就认为当末日降临时,东方的处理方式更好。”她把去原铁城的路上,星魂大法师说的话复述了一遍。

“不。我没有这样说。”卢文钊说,“我只是说,在如何面对铁族这件事情上,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至于谁的方式更好,恐怕还要等待时间来验证。”

“问题是,我们还有时间吗?”

“我们还有时间吗?”卢文钊将萧菁的问题重复了一次,轻叹了一声,“将来,不会有东方文明,不会有西方文明,不会有南方文明,只会有作为一个整体的属于全人类的科技文明。上述地域性文明,谁更能促进科技发展,谁与科技的契合度更高,谁在未来的科技文明所占据的比值也就更高。反之,则完全可能被淘汰,彻底消失在历史的烟尘里。萧菁,你知道什么是科技吗?”

“靳灿伯伯告诉我,科学,是对自然的理解和认识;技术,是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那么,科技就是对自然的理解、认识、利用和改造。”萧菁答道。

“好精妙的定义!”卢文钊赞道,“这个自然包括人吗?总有人认为人不包括在自然之内。”

“我觉得包括。”

“这一点上,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那么,你觉得哪些东西是科技产品?”

“植入系统、电脑、宇宙飞船、太空城、太空电梯、太空战舰……”萧菁掰着手指数起来。

“筷子是科技产品吗?”

萧菁犹豫着:“不是吧?”

卢文钊嘻嘻一笑:“筷子也是科技产品。你忘了你刚才所说的科技的定义了?事实上,科技对人类的影响大大超过人们的预想,可以讲,人类其实也是科技的产物。”

05.

“拿石块向远处的野兽投掷,拿石头把骨头里富含蛋白质的骨髓敲打出来吃掉,拿石头敲击石头制造出各种形制的石器,这些都是科技,原始人掌握的科技。

“把鱼刺磨制成缝衣针,再把厚厚的兽皮缝制成衣服,以度过严寒,是科技;把短小的兽骨打上小孔,用不同的气息吹,就能发出抑扬顿挫的让人听起来很舒服的音调,是科技;某些岩石粉末可以用来绘制壁画,其中的一些粉末混合后会呈现出别的颜色,也是科技。

“用文字把多变而易逝的语言记录下来;用火把矿石熔化,提炼出其中的金属;用泥土、岩石和颜料塑造出按照人的样子想象出的神的样子,然后跪下顶礼膜拜,是科技。

“将狗、猪、猫、山羊、骆驼和马从野生状态驯养,将水稻、玉米、高粱、小麦和大麦从野生状态驯化,是科技。

“没有科技就没有人类,人类是科技的产物。科技塑造了人类的形体,塑造了人类的心理,也塑造了人类的社会结构和阶级分层;塑造了人类的过去和现在,也将塑造人类的未来。人,每一个细胞都曾经被科技改造过,甚至,地球上的每一个分子,都曾经与科技的力量接触过。

“对科技中心主义者来说,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唯一力量。他们把人类的一切成果都归结为科技发展的结果,认为人类遇到的一切问题都是因为科技发展得不够。这种说法过于乐观,乃至有些天真,但是我喜欢。另一些人文主义者反对这种说法。他们普遍对科技持怀疑态度,怀疑科技并没有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认为我们遇到的问题都是科技造成的,害怕科技的力量失去控制,担心科技的发展不但会改造我们的肉体,还会腐化、侵蚀、篡夺我们伟大而圣洁的灵魂——要是我们有这样的玩意儿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