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献祭(第5/9页)

三人背后,浑圆的灯塔清晰明亮,右侧的门也完好无损,跟我见到的景象完全不同。我心想,这照片不知是几时拍的,距离异常开始出现还有多少年。而接下去又有多少年,灯塔管理员依然居住在社区中,按时履行职责,出没于当地的各家酒吧。他没准儿有个妻子,照片中的女孩可能是他女儿。他也许是个受欢迎的人,也许是个孤独的人,或者两样都有一点。然而到最后,这些都无关紧要。

我凝视着多年前的灯塔管理员,试图通过发霉的照片,通过下颚的线条和眼中的反光,判断他当年的反应,以及他临死前的光景。也许他及时离开了,但多半并没有走。也许他此刻仍在底楼某个被遗忘的角落里腐烂分解。我忽然打了个冷战,他也可能正以某种方式在塔顶等着我。我从相框里取出照片,塞进口袋。虽然灯塔管理员根本算不上是幸运符,但我打算带着他。离开平台时,我有个奇特的念头,感觉自己并非第一个将照片塞入口袋的人,感觉总是会有人把它放回原处,并再次圈出灯塔管理员。

我一路往上走,途中见到更多暴力迹象,但并没有尸体。越靠近塔顶,我越觉得这里最近曾有人居住。霉腐味儿被汗水味儿代替,但也混杂着肥皂的气味。楼梯上垃圾变得比较少,墙壁也是干净的。当我猫着腰登上最后一截狭窄的楼梯时,屋顶忽然变得十分低矮。我相信,一旦进入灯房,一定会发现有人注视着我。

因此我又掏出枪。但屋里依然没人——只有几把椅子、一张摇摇晃晃的桌子,底下垫着一块地毯。令人惊讶的是,此处厚实的玻璃竟仍是完整的。信号灯位于屋子中央,暗淡无光,处于休眠状态。四面八方都能看到很远。我静立片刻,望着来时的方向:望着通往此地的小径和远处那片疑似村庄的黑影。越过右侧的沼泽,是灌木丛和被海风吹得歪歪扭扭的树。它们固定住泥土,防止其流失,有助于保护沙丘及其附近的海滨燕麦草。再往前则是平缓的斜坡,通往光芒闪烁的沙滩、浅浪和深涛。

大本营位于沼泽和遥远的松林之间,当我朝那里望去,只见一缕缕黑烟升起,很难说是什么状况。然而我也看到,在地下塔的位置上,有一种独特的光亮,仿佛折射的荧光,不过我不敢多加思索。我能看得见它,且与它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情况让我十分焦虑。我敢肯定,这里剩下的人,包括勘测员和心理学家,都看不见这令人费解又不安的现象。

我将注意力转向桌椅,搜寻线索,希望能发现……什么都好。大约五分钟后,我想到要掀开地毯。那底下隐藏着一道四英尺见方的活板门,插销就固定在木地板上。我将桌子推开,刺耳的摩擦声让我咬紧了牙。接着,以防万一下面有人,我迅速掀开活板门,荒唐地大声呼喝,大意是,“我手里有枪!”。我一手举着武器瞄准,另一手握住电筒。

我依稀感觉到沉甸甸的枪坠落到地板上,电筒在手里打战,但我仍然握着它。凝视着下方的景象,我心中疑惑不解,简直难以相信。活板门打开后,底下的空间大约十五英尺深,三十英尺宽。心理学家显然到过这里,因为她的背包、她的几件武器,还有几瓶水,以及一支大手电筒都堆放在左侧,然而心理学家本人却不见踪影。

不,真正让我喘息着跪倒在地,仿佛肚子上挨了一拳的,是中间那一大堆看似垃圾的东西。数以百计的日记本堆砌在一起,透着一股疯狂的意味——都是发给我们在X区域观察记录用的本子。每一本封面上都标注着职业。而且我发现,每一本里也都填满了字,其总量远远超过十二批勘探队所能记录的内容。

你是否真能想象,当我一眼望向底下黑暗的空间,却见到这番景象,那是怎样的感受?也许你能想象。也许你此刻正盯着它看。

大学毕业后的第三项野外考察任务是最棒的。那一回,我需要去西海岸的一处偏僻区域,那是一片形如弯钩的陆地,与文明社会相隔遥远,气候介于温带与寒带之间。此处的地表布满裸露的巨石,年代久远的雨林围绕着岩石生长。环境始终很潮湿,年降雨量超过七十英寸,树叶上没有水滴属于罕见现象。空气清新得令人惊异,植被浓密葱翠,每一片卷曲的蕨叶似乎都是为了让我感受世界的宁静。森林里居住着熊、豹子和麋鹿,还有各种各样的鸟类。溪流中的鱼体型硕大,不含水银。

我住在海岸边一个大约三百口人的村子里,租了一间山顶的农舍,隔壁是一栋五代相传的大房子,属于一户渔民。房东夫妇没有子女,他们严肃而沉默,是典型的本地人性格。我在当地没有交朋友,我甚至不知道,长期毗邻而居者是否算朋友。只有在人人都光顾的本地酒吧里,酒过三巡,你才能看见一点友善亲切的迹象。然而酒吧中的暴力很常见,大多数时候我都会避开。当时,距离我遇到未来的丈夫还有四年,我并未对任何人抱有任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