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自由主义者和共产党的联盟(第2/8页)

1948年1月,毛泽东警告党员,对知识分子的信任要保留在一定限度之内。在知识分子政策上,毛反对采取“冒险政策”。他指出,知识分子只有极少数是真正顽固的反革命分子。相反,对待知识分子,共产党“必须采取慎重态度”,要“分别情况,加以团结、教育和任用”。[56]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内战期间,不仅有许多教师和学生从解放区来到国统区,也几乎有同样多的师生从国统区来到解放区。[57]根据《观察》的一名记者从江苏南部发回的报道,共产党在这一地区最大的失误是他们对待知识分子和中产阶级的错误政策,因此“这些人纷纷逃离了新四军控制的地区”。[58]同样,吴世昌承认,共产党对小资产阶级不信任是他反对共产党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不信任导致共产党内的知识分子数量始终“极为有限”。[59]

然而,从国统区逃到解放区的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得到了周详细心的照顾。共产党和中央政府不同,无论有多少人从他们占领的地区逃走,共产党从来没有将接待那些来到解放区的知识分子视作一种政治包袱。通过报纸社论、电台宣传,以及许多毫无疑问更加隐蔽的方法,共产党表示他们欢迎来自国统区的知识分子。不仅如此,共产党用实际行动印证了他们的承诺。来自国民党统治区的学生能在解放区免费住宿和学习,有时甚至能领到免费的衣物、毛毯和其他生活必需品。[60]

1946年5月,延安电台声称,华中、华北的大学和中学虽然不是学习的理想场所,但已经有数千名学生从上海、北平、天津和其他国民党控制的城市来到了这里。据说超过300名学生从北平和天津来到张家口的华北联合大学。日本投降后,几百名学生离开上海,来到苏北的共产党学校上课。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因为对中央政府对留在日占区的所谓“傀儡学生”的歧视政策极度失望,才来到解放区。[61]到1946年8月,共产党在晋察冀边区总共建立了14所大学和技术学校,学生总人数达到了6225名,其中许多人都来自国民党统治区。[62]共产党积极鼓励国统区的教授和讲师前往解放区,并让他们在解放区的学校中担任行政和学术职务。

然而,直到1947年底,在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展一场广泛的克服“左”倾错误的运动之前,共产党试图团结和再教育知识分子的做法并没有引起人们更多的担心。1948年1月,正是在这一时期反“左”倾运动的背景下,毛泽东发表了他反对对知识分子采取“冒险政策”的讲话。这场运动的目的是纠正土地改革运动以及新的城市政策中的某些问题。[63]

同样在1948年1月,任弼时发表了有关土地改革问题的讲话,在这段被人广泛引用的评论中,他还提到了知识分子问题。任的观点和毛泽东基本相同,但他还特别提到了出自地主和富农家庭的知识分子。任指出,不能仅仅因为我们要摧毁封建主义,就拒绝所有与封建制度有关联的知识分子。很多学生,包括一些出自地主和富农家庭的学生,都支持革命,而且并不反对土地改革。他们逐渐意识到,土地改革是他们想要的民主的基本要素。任继续说道,不仅如此,在三到五年内,革命将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国家需要大量的医生、农学家、会计员、各方面的专家、教师,以及铁路工程师。培养这样的专业人员需要许多年,他们正是目前的解放区所急缺的。任强调使用现有人才的必要性,但同时也要在政治上对他们进行再教育,让他们更好地为人民服务。[64]

1948年1月15日中共东北局发布的第一份针对知识分子的地区性指令明显反映了这段时期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安抚态度。和共产党其他同类型文件一样,这份指令一开始就强调,知识分子可能对中国革命做出重要贡献,尽管他们有许多固有缺点。然而,在东北知识分子的处理问题上,仍然出现了两方面的失误。一方面,没有对那些日据时期的行政机关、工厂、矿山的管理人员以及得到新的共产党政府许可、继续任职的人进行改造。另一方面,一些干部仍然坚持“贫雇农方针”。他们不仅将这一方针错误地应用到农村土地改革运动中,还将它机械地照搬到学校和机关里。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受过教育的人仅仅因为他们的家庭出身而遭到了歧视和不公正对待。[65]

为了纠正上述错误,东北局发布了七点指令。为了根除地主和富农思想、腐败以及官僚主义,中共所有单位和组织仍然会对其成员的阶级出身、思想、态度和工作作风进行调查。但“指令”规定,不应仅仅根据阶级出身而简单地判断一个人。有必要对来自地主和富农家庭的知识分子进行调查和改造,但只要他们工作称职、不反对土地改革,就应该允许他们继续工作。而且,如果地主和富农的亲属具有进步思想,并愿意接受再教育,他们有资格进入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