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森林中的歼灭战(第4/5页)

4月28日晚,德军在哈尔伯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突围。他们奋力进攻,直到成功突破苏军第5近卫步兵师的防线。然而,这次战斗使德军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损失惨重。此时的科涅夫有了新的决定,必须彻底消灭德军残余部队。他果断地对侧翼部队进行了增援,步兵师在小路旁和防火带后面建立了反坦克炮阵地,而向西的小路两旁的树木全部伐倒,像是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狩猎活动。

德军的步兵团靠着小股坦克先遣队的支援,攻进了高速公路东边的森林地带。巴塞的部队正呈扇形发起攻击行动,而他们多数位于哈尔伯附近,队伍一路向后延伸,断后的部队在施托尔科阻击朱可夫的部队。在白天,苏军有意将巴塞的部队进行分割包围。苏军的双翼机贴着树梢低空飞行,他们的任务是对德军逃窜部队进行侦察,快速做出判断以便炮兵和航空兵进行攻击。支援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航空师飞行2459次,执行攻击任务和1683次轰炸。

狼狈的德军在森林中逃窜着,他们只能借助地图和罗盘辨别方向,如果没有它们连出去的路都无法找到。此时想通过看太阳来辨别方向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浓烟和密林阻碍了他们的视线。

此时的德军士兵大部分都已筋疲力尽,没有人指挥他们,所以只能沿着沙土路蹒跚前行,未来一片渺茫。那些仍旧穿着整洁的参谋们,根本不管身边的伤兵,他们开着大众敞篷汽车,穿梭在树林的小路上,德军士兵对他们恨之入骨。道路的交界处摆放着几层有些发绿的士兵尸体,这让活着的人感到更加恐惧。

更没想到的是,党卫军第36掷弹兵师的6名士兵在迪尔旺格少将的率领下向苏军投降。他因曾领导华沙大屠杀而臭名昭著,虽然投降意味着叛国而且会被处死,但是他已经别无选择。党卫军的1名士兵描述了他们当时的情况:“疲惫与饥饿困扰着我们,当时我们已经有5天没看到任何指挥官了,这场战争可能马上就要结束了,但是我们真的不想就这样死去。”对于党卫军来说,投降的结果要么是被处死,要么是被送进西伯利亚的集中营。因此,很少有党卫军的士兵会向苏军投降。从中也可以看出,党卫军第36掷弹兵师此时已经走投无路到了什么程度。

4月28日、29日,哈尔伯的战斗正式打响。苏军部队从南面使用火炮和“喀秋莎”火箭炮对德军发起猛烈进攻,双方实力的差距让德国人没有丝毫招架之力。面对如此大战,很多德国国防军的年轻士兵被吓得发抖,据当地村民讲述:“甚至有些年轻人吓得尿了裤子,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经历过这样残酷的战斗。”

在这次战斗中,德军能战斗的车辆越来越少。8辆轮式装甲侦察车、几辆坦克,还有几辆半履带式装甲车,剩下的大部分士兵只能步行。

4月29日,下了几天的雨终于停了,天空露出了太阳,德国人这才清晰地辨认了方向。在德军士兵里,有很多人因为疲劳而产生了幻觉,周围所有的一切都变得模糊,甚至让他们感到一丝莫名的恐惧。在穆肯多夫,埋伏在侧翼的苏军冲锋枪手向这些逃亡的德军士兵开火,几个年轻的士兵拼命抱住头趴在地上。直到枪声渐小,他们才开始对丛林深处进行还击,可是他们无法看清苏军士兵在什么地方。这时,2名穿着黑色制服的年轻党卫军女兵出现在他们面前,手里拿着手枪,大声嚷道:“快起来,你们这帮胆小鬼!赶紧去战斗!”这次短暂的交火,慢慢发展成了混乱的遭遇战,战斗结束的时候,不见了那2名党卫军女兵的身影。

也许,作家西蒙诺夫对这场战争的描述更加准确:战斗结束后,我乘坐吉普车去往柏林的路上。在托伊皮茨的南部公路附近,那里的景象让我永生难忘。路的两旁是非常高大而密集的树木,由于已经进入春季,两边的松林和落叶林变得更加翠绿。高速公路两侧是并不宽敞的小路,它们向树林深处延伸,没有尽头。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被遗弃的卡车、坦克、吉普车、装甲车、救护车等等,它们拥挤地堆在两边。所有车辆都紧挨着,简直可以摞起来。有的已经翻了,有的倒在了一边,还有很多已经底朝天,把旁边的大树都撞倒了。不远处,那些德军的伤兵用大衣包裹着自己,靠着大树蜷缩着,有的缠着纱布,大部分人没有经过任何急救。因为伤兵太多,没有人去照顾他们。有的士兵直接躺在高速公路边上,那里堆满了碎石,到处都是洒出来的汽油和一滩滩的血迹,它们混合到一起。很显然,苏军的炮兵和“喀秋莎”火箭炮猛烈地轰炸过他们,德军几乎全军覆灭。

苏军对德军残余势力进行歼灭的同时,也不忘对他们再次展开心理攻势。坐在这里的德军伤兵们,会不时地看到空中投来的传单。这是苏军政治部的战术,他们力争使更多的德军士兵投降。地面上,扬声器里始终播放着由德国“反法西斯主义”战俘录制的讲话。另一边,苏军的士兵也在动情地向德国人喊话:“你们该回家了,战争结束了,你们该去与亲人们团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