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大考第一场:不及格(第3/5页)

就连不懂军事的人恐怕也能看出,当时发出这些命令实在是过于仓促,因为国防部、总参谋部都还来不及掌握德军入侵的情况和自己的损失情况,既不“知彼”也不“知己”,所提出包围并歼灭入侵之敌的要求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开战第一天,苏军补给线和弹药储藏所便遭到严重破坏,通信联络系统几乎崩溃,大量飞机被炸毁在机场上,制空权完全被对手掌握。尽管如此,不少苏军部队还是坚决执行了命令,例如,6月23日至30日西南方面军5个机械化军在布罗迪地区发动反攻,和德军展开一场坦克大战,苏军损失约800辆坦克,但也让对手损失了200辆。6月23日至27日西北方面军在立陶宛西部城市拉塞尼艾附近发动反攻,虽然损失惨重,但也第一次让德国人知道苏联KB-2重型坦克的厉害:一辆这种坦克曾经阻击一个德军坦克师整整一天。那是一种以克里门特·伏罗希洛夫命名的重型坦克,重45吨,火炮口径76.2毫米,德国Panzer II(重7.2吨,火炮口径20毫米)和Panzer III(重23吨,火炮口径37毫米)显然不是它的对手。

后来朱可夫辩解说当时发布那样的命令是迫于斯大林的压力,但根据莫洛托夫、赫鲁晓夫、米高扬等人所说那时斯大林的精神状况,这个说法未必可信。

11天后,7月3日,全世界才听到斯大林姗姗来迟的声音,他发表广播讲话,号召苏联军民奋起抵抗纳粹侵略,积极投身伟大的卫国战争。讲话说及1939年与纳粹德国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即《莫洛托夫一里宾特洛甫条约》):

也许有人要问,苏联政府怎么会同像希特勒、里宾特洛甫这样一些背信弃义的人和恶魔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呢,苏联政府在这方面是不是犯了错误?当然没有犯错误!互不侵犯是两国之间的和平条约,1939年德国向我们提出的正是这样的条约。苏联政府能不能拒绝这样的建议呢?我想任何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都不能拒绝同邻国缔结和平协定,即使这个国家是由像希特勒、里宾特洛甫这样一些吃人魔鬼领导的。……

我们同德国缔结互不侵犯条约,赢得了什么呢?它保证我国获得了一年半的和平,使我们有可能准备反击力量……

签订那纸条约的确为苏联赢得了一年半(其实还稍多一点)的和平,但那段可贵的时光真的被用来做反抗侵略的准备了吗?看看上一节所述对红军的第二次“大清洗”,答案自明。讲话第二天,7月4日,西方方面军司令员德米特里·巴甫洛夫大将就被解除职务并被逮捕。7月8日,西方方面军绝大部分高级将领都被逮捕,包括参谋长弗拉基米尔·克利莫夫斯基赫(1885—1941)、炮兵司令员尼古拉·克里奇、通信兵司令员安德烈·格里戈利耶夫(1889—1941)、空军副司令员安德烈·塔尤尔斯基(1900—1942)、第4集团军司令员亚历山大·科洛布科夫(1897—1941)、第14机械化军军长斯捷潘·奥博林(1892—1941)。所有这些人,除克里奇稍晚(10月16日)才被处死外,均于7月22日和巴甫洛夫一起以“失职罪”被处决。附带说说,德国发动突然袭击的第一天,西方方面军空军就损失了738架飞机,其中528架是在地面上被炸毁的。当晚18:00时,空军司令员伊凡·科佩茨(1908—1941)在办公室自杀。

战争开始,西方方面军损失惨重,巴甫洛夫等人不能说没有责任,但责任是否全在他们,或者主要在他们,恐怕就值得商榷。巴甫洛夫是个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苏联内战中成长为红军指挥员,1928年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1936—1937年以“巴勃罗”(Pablo)化名参加西班牙内战,指挥一个坦克旅,因战功获授苏联英雄称号。回国后参加过对日作战和苏芬冬季战争,纳粹入侵前4个月(2月22日)刚刚晋升为大将。和他一样,科佩茨也参加过西班牙内战并获授苏联英雄,有击落敌机6架的战绩,也参加过苏芬冬季战争。

7月19日斯大林自己兼任国防人民委员,随即建立三个“战略方向”。西北战略方向由伏罗希洛夫指挥,任务是保卫列宁格勒;西方战略方向由铁木辛哥指挥,任务是保卫白俄罗斯;西南战略方向由布琼尼指挥,任务是保卫乌克兰。29日朱可夫被解除总参谋长职务,由老元帅沙波什尼科夫接任,第二天改任“预备方面军”司令员。显然,这时斯大林指望的还是一批老人。但伏罗希洛夫和布琼尼都让斯大林失望了,9月10日不得不用朱可夫替换伏罗希洛夫,13日布琼尼也被撤职,但没有任命接替者。19日基辅沦陷,不过城内苏军仍然顽强抵抗,直到26日战斗才完全结束,接着德军便开始进攻顿河下游的重要城市罗斯托夫。德国宣传说俘虏红军60万人,还说那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战役。只有铁木辛哥表现尚可,虽然没能守住莫斯科西大门斯摩棱斯克,但将部队主力撤回,对保卫莫斯科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