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大洋两岸(第26/34页)
美国的商人依然存在,经理依然存在,银行家仍然存在。他们仍然在推销自己质次价高的商品,仍然在利息上锱铢必较,谈不上什么爱国主义。他们把世界大战变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正在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中准备成立国际银行,重新确定美元同黄金的比价。军人们流多少血,他们就赚多少钱。
汤普森感觉到老同学已经不习惯首都的社交界了,但他不动声色。幕间,他有意指着观众中一些妇女的服装聊起来:
“美国的父亲们和兄长们都上前线去了。中学女生早早就参加了工作,她们总爱穿短袜子,所以‘短袜少女’一词就流行开了。带帽子的风雪衣代替了绅士派的风衣,女孩子们在蓝斜纹布裤子上面穿男人的衬衫。她们专看三种妇女杂志:《小姐》、《魅力》和《十七岁》。”
突然,演技还不太熟练的苏姗娜小姐跳扭了脚,于是台下大哗,其中有一名妇女声音最尖,惠特尼不由得回头看了看她。对妇女挺有研究的汤普森中校说:“现在妇女最流行的服装就是她穿的这种样式,模仿军装,戴英国伞兵式的贝雷帽。你看,她还戴着一个黑色的戒指,准是黑玉料的,这也是一种时髦:它告诉人们,她有个男朋友在军队中服役。”
这位校友对妇女真是工于心计呀。惠特尼听说过许多国内的流言,大多是战壕中的士兵们编出来的。他们对国内的小伙子又嫉妒又憎恨,担心自己的老婆或者未婚妻让他们给拐骗了。他不晓得汤普森是不是这号人,如果不是,他怎么能对妇女了解得如此之细呢?
那个戴贝雷帽的年轻女子长得相当标致,惠特尼上校不禁拿范尼尼小姐同她来比较。他注意到那女子身边有一位军官作陪,准又是汤普森式的人物。但是幕间亮灯的时候,他发现那人竟是艾伦·李。
艾伦·李已经被提升为少校。他穿着少校军服,兴致勃勃地对那位小姐讲着什么。艾伦彪悍强壮,坐在文职官员们中间非常醒目,一些年轻姑娘都情不自禁地看他。一般地说来,美国最优秀的青年人大都穿上了军装。在妇女们的日常生活中,斯本塞·屈莱塞[4]式的“骑士”的确很少了。尖叫过的小姐很清楚她身边人物的价值,不断同李少校柔言蜜语,每当灯光转暗,就依偎在艾伦宽阔的肩膀上。
惠特尼本来想同艾伦·李打招呼。李也被提名国会授予荣誉勋章。这种勋章是美国军人的最高荣誉。在一个剧院中同时出现两个提名者,本身就构成了一条新闻。在塔拉瓦战役中,还有三个人获得了这种殊荣,他们是:小亚利克山德·波内门中尉、小威廉·包得隆上士和威廉·霍金斯中尉。可惜他们三人无法坐在这家剧院里,他们都长眠在贝蒂欧的珊瑚沙下面了。惠特尼决定不去招呼艾伦·李。他不想打断李同贝雷帽女士的绵绵情话,也不想惊动记者,他只想获得一种宁静。汤普森也好,艾伦也好,让他们想自己的事儿去吧。
第三幕之后,有一刻钟的休息。剧场灯光大亮。观众纷纷站起来,成双成对,挤入休息室。
惠特尼坐在他的包厢里没有动。他让汤普森去休息室抽烟,他双目微闭,头颅后仰,好一会儿,才睁眼打量剧院的天花板和吊灯。
他还是头一次坐在福特剧院里看戏。著名的福特剧院早已名垂史册。一八六五年四月十四日晚,疯狂凶悍的刺客约翰·威尔克斯·布思,在这里使用一柄铜制的大口径单发手枪,对准亚伯拉罕·林肯总统的头颅开了一枪。
当时,林肯总统和夫人就坐在惠特尼现在坐的包厢里。这个包厢,目睹了合众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时刻。
福特剧院在华盛顿E街和F街之间的第十街上,是一个很旧的英国式建筑。舞台、包厢都保留着伊丽莎白时代的模样。七十九年前,林肯总统在剧院中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后的一个半小时。那天上演的是一出英国戏《我们美国的表兄弟》。凶手事先早把福特剧院摸透了。总统包厢一前一后有两扇门,前门锁死了,后门却被布思钻了一个窥视孔。林肯那种伟人的直觉告诉他晚上会有不测。他在当天曾对陆军部的人说:“我相信有人要杀害我。我不愿意去。我根本不想看这场戏。”
林肯的卫士帕克也不愿看这出戏,他玩忽职守,到大街上喝酒去了。凶手看到了机会。也是在戏换幕的时候,他拉开了后门,举起手枪,眯缝起一只眼睛,对准五英尺外的伐木工出身的贫民总统,凶手为了使奴隶制度长存在北美大陆上,扣动了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