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第4/4页)

雅典人直到前409年才向赫勒斯滂海峡派遣新部队,其实雅典有合理的理由来解释这次拖延。这支新部队包括50艘三列桨座战船,其中5000名桨手获得了轻盾兵和轻步兵的装备,再加上1000名重步兵和100名骑兵,共计1.2万人。西西里岛战败之后军饷下降了一些,每人每天领取3奥波勒斯,因此这样一支远征军一个月的军饷高达近30塔兰同。所以,在准备好几个月的军饷之前,舰队不能出动。运兵船和运载马匹的船只也会产生额外的开销,而且国家必须为轻盾兵提供武器。但国库空虚,多处资金收入未能送抵国库,而且雅典人在前409年之前似乎也没有足够数量的三列桨座战船。

斯拉苏卢斯终于在这年夏季出发,不过他取道萨摩斯岛去了伊奥尼亚,而非赫勒斯滂海峡。尽管雅典人此时已经丧失了库济库斯大捷所带来的优势,但短期内也没有危险。伊奥尼亚能够带来极好的机遇。没有一支斯巴达舰队保护着伊奥尼亚地区,提萨弗涅斯的势力被米利都、克尼多斯和安坦德鲁斯(后者属于他的总督辖区)的叛乱削弱了;大多数伊奥尼亚城邦内都潜伏着雅典的朋友,等待时机将城邦献给雅典。在伊奥尼亚取得胜利便能获得威望和急缺的金钱,为赫勒斯滂海峡的更重要行动搭好舞台。斯拉苏卢斯奉命在完成伊奥尼亚的任务后,前往赫勒斯滂海峡。

斯拉苏卢斯于前409年6月抵达萨摩斯岛,随后迅速在伊奥尼亚大陆登陆,收复之前丧失的附庸国,骚扰提萨弗涅斯的领地,搜集战利品。在取得了一些小规模胜利(包括收复科洛封)之后,他在以弗所吃了一次败仗,于是不得不放弃在伊奥尼亚的军事行动。他沿着海岸北上,在冬天到来之前抵达了赫勒斯滂海峡。

斯拉苏卢斯在伊奥尼亚的失败表现出他作为一位将军的缺陷。他曾两次因为蹂躏乡村而浪费了时间,使敌人有机会准备进攻。如果他迅速进攻以弗所,雅典人或许能像占领科洛封那样轻松地占领以弗所。在争夺以弗所的战斗中,他的战术有误,分散了己方兵力,造成了严重后果。尽管新民主制政权的第一次军事行动失败了,但斯拉苏卢斯的主力部队完好无损。假以时日,这支主力部队在更有经验、水平更高的将军的指挥下,还有机会赢得重要胜利。

  1. 尼刻是希腊神话中的胜利女神。在传统的描述中,尼刻常带有翅膀,拥有惊人的速度。她不仅象征战争的胜利,而且代表着希腊人日常生活许多领域的胜利,尤其是竞技体育的胜利。尼刻经常与雅典娜一起受到崇拜,雅典的帕特农神庙中供奉的雅典娜神像据信也刻画了尼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