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转变态度(第6/7页)

德军向波兰进军在开始的时候速度较慢。重点不是步兵进攻,而是大规模的炮火轰击,每天都发射数万发炮弹,给予俄国以毁灭性的打击。进攻的速度逐渐加快。俄军抛弃了一座又一座的城池,华沙处于危机之中,这座城市被俄国人占领已经有100年了。市民和农夫向四处逃命,抛弃所有财产,几乎无处藏身。“他们处于绝望之中,痛苦地抗争着,”一名俄国士兵写道,“晚上8点,我再次行军。我们上路了。天很黑。什么声音那么嘈杂?上帝,前面的路上发生了什么?路被车堵死了,到处是小孩子、生活用品。牛在吼,狗在吠。穷人们正在逃跑,上帝都不知他们要去哪里,反正是为了逃避战乱。但是,老马拉不动重物;四处充满了马嘶、人喊。我们不忍心穿越而去。这是一幅伤心的景象,我们从泥里拉出一辆又一辆的推车,让人们走上大路,走上桥,走过纳雷夫河。我同情他们,特别是小孩,坐在车里,睡在妈妈的怀里。他们不理解发生了什么。我想起了我的家庭,我感到伤心,泪水流过我的脸颊。”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德国人在东线的战果都是巨大的。俄军的抵抗力量破碎了。但是,兴登堡、鲁登道夫、霍夫曼轻视所获得的一切。德军仅仅是迫使俄军后撤。俄军并没有被消灭。

法国人和英国人十分担忧。必须有大动作才能逆转战局——俄国已经临近进行单独和谈的边缘。霞飞和弗伦奇相信有一件事能达到目的——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秋季攻势,要大得足以抵消东线的失败。另一些人认为,加里波利必须有一个胜利的结局。还有一些人认为这两个目标都必须达到,基钦纳持这个观点。

背景:大屠杀

在君士坦丁堡,许多青年土耳其党人满怀希望地投入到大战之中,他们希望夺回失去的土地,向宿敌复仇(首先是俄国),复兴帝国的荣耀,然而这些希望很快变成恐惧。1914年12月,恩维尔·帕夏亲自带领军队入侵高加索,目的是将俄国人赶出这个大部分居民是穆斯林的地区,但战果很糟糕,有大约10万土耳其人阵亡。接着,协约国攻击加里波利,土耳其人意识到君士坦丁堡正受到威胁。大战已经6个月了,那个由苏莱曼大帝及其祖先建立的伟大帝国陷入崩溃的危险之中。

土耳其遭受欧洲人的羞辱已经有一个世纪了,自1912年土耳其被从巴尔干半岛驱赶出后,灾难就接踵而至,使土耳其人的领导层更趋颓废。在大战爆发前的一代人中,有许多民族主义土耳其分子和伊斯兰极端分子不断地宣传一个主张,只有排除异己才能救奥斯曼帝国,即清除非穆斯林元素。到1915年春天的时候,这个主张变成国家政策。土耳其政府开始20世纪第一次真正的大屠杀,在近代世界史上第一次有计划地灭绝整个民族。灭绝目标是亚美尼亚人。奥斯曼帝国在失去波斯尼亚、保加利亚、希腊、黑山、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后,亚美尼亚成为帝国内唯一信奉基督教的民族。

亚美尼亚人一直都不顺利。在古代,亚美尼亚是罗马帝国东部边界上最强大的独立帝国。公元4世纪的时候,亚美尼亚成为第一个正式把基督教作为官方宗教的帝国。在14和15世纪的时候,土耳其人向北开拓,加上拜占庭帝国坍塌,亚美尼亚像其他巴尔干基督教王国一样变成受土耳其人压迫的民族。在后来的几个世纪中,由于俄国人开始向南开拓,亚美尼亚深陷于土耳其人与俄国人的争斗之中。到了19世纪,亚美尼亚被分裂,有150万人在土耳其人管辖之下,另有100万人生活在被俄国人吞并的土地上。

奥斯曼帝国和俄国在亚美尼亚的国土上进行着你死我活的争夺,亚美尼亚处于一种分裂的状态,这种分裂给亚美尼亚人带来巨大灾难。俄国为自己的扩展寻找理由,声称自己是被土耳其人压迫的基督徒的捍卫者和解放者。一直对非穆斯林民族采取野蛮管理的土耳其人做出反应,决定把亚美尼亚视为有敌意的异族人。土耳其人将亚美尼亚人的税负提高到让人破产的水平,并鼓励库尔德人用武力从亚美尼亚人那里夺取利益。这些政策自然引发亚美尼亚出现极端分子要求自治,这反过来又导致土耳其人进一步镇压。

在19世纪最后20年中,君士坦丁堡当局以残暴的手段对付居住在土耳其境内的亚美尼亚人,国际社会谴责这一行径,美国红十字协会把救助重点也放在亚美尼亚人身上。君士坦丁堡认为这是对其内部事务的干预。生活在君士坦丁堡的亚美尼亚人起来反抗,土耳其政府实施野蛮镇压,即使以奥斯曼帝国的标准看也显过度。数万亚美尼亚人被屠杀,许多人被赶出家园,许多乡镇被夷为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