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政府特征(第11/12页)
但是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危害和损失却跟海运是息息相关的,如果说美国的商品货物都是装载在敌人不敢轻易靠近的船只上,除了船只驶向一个已经被封锁的港口外,何种条件才能构成有效的封锁?我们对封锁这个词下的定义是它能够对寻求进入或驶离这一港口的船只构成明确的威胁。很明显可以看出来,这个定义具有很大的延展空间。我们还记得在南北战争时期,南部邦联对查尔斯顿外的美国舰队发起了一次夜袭,第二日南方同盟便派出几艘载有外国顾问的舰船到海上去,在海上他们并没有看到任何封锁的船只,随后他们便发表了一份声明。声明表示南方已经突破了技术上的封锁,也就意味着这种封锁已经宣告破产了,在没有新的通知发布之前,这种封锁不会出现了。那么,为了能够对偷偷穿越封锁线的船只构成最直接的威胁,这些封锁的船只有没有必要出现在敌人的视线范围之内呢?如果有6艘快速汽船在距离新泽西与长岛海岸之间20英里的范围内巡逻,那么它们必将对试图穿过纽约港的船只构成真正的威胁。使用同样的部署也能有效地封锁波士顿、特拉华与切萨匹克。封锁舰队的主力不但要俘获试图穿过封锁线的商船,还要给以军事打击,所以它们完全没有必要暴露在敌人的视线之内,也没有必要集结在岸上一个容易让对手发现的位置上。
在特拉法尔加战役的前两天,纳尔逊舰队的主力在距离西班牙南部港口加的斯50英里的海面上活动,只留下一支小分队秘密靠近监视加的斯港。西班牙和法国的联合舰队是上午7点出发的,而在当时的军事条件下,纳尔逊在9:30就获知了这个消息。在那个距离之内,对联合舰队最大的威胁便是英国舰队。今天我们处在海底电缆的时代里,通信技术高度发达,处在海岸线上或者海岸线之外的封锁部队,都几乎能够同国家取得电报通信联系,所以说迅速地提供相互之间的支援是非常方便的。如果十分走运的话,一旦某一支舰队的先遣队受到了攻击,它就有机会向其他部队报告,并向那里靠近。假如有一天参加封锁的船舰被对方摧毁的话,那么重新封锁港口的通告会传到世界各地。为了避免这种封锁,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能够时刻对封锁的船队构成威胁和压力,让其无法在阵地上立足。除了携带战时禁运品的船只外,中立国的舰船可以自由航行,以维持被封锁国家与海外的商业贸易关系。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美国漫长的海岸线是无法完全有效地维持封锁的。对于那些能够回忆起美国怎样对南部联邦海岸封锁的军官而言,他们更加能够承认这一事实。然而,就美国目前的海军实力而言,要想封锁波士顿、纽约、特拉华、切萨匹克、密西西比等大型的港口的话也不是办不到。当年英格兰就同时封锁了布列斯特、比斯开海岸、塔兰与加的斯等港口,而那时这些地方都有法国部署的强大舰队。虽然中立国的船只还可以随时出入于那些除上面提到的美国港口,但是这会造成美国货运交通的混乱,日常产品供应的短缺,经过铁路和水路运输、码头和仓库的不足,这些不足必然会导致随之而来的金钱损失和人员伤亡。经历了这么多灾难,等到你将这些伤口都医治好的时候,也许敌人已经再次把港口封锁了。美国人不会产生饥荒,但是却要承受巨大的痛苦。关于战争禁运品的供应,要是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的话,美国能不能单独应付,像以前那样我行我素,这种担忧并不多余。
摆在眼前的问题是,这个国家必须缔造一支强大的海军,即使它没有称霸世界的能力,至少也能够保卫自己国家重要的港口。在最近的20多年里,美国已经把眼光远离了海洋,这种相反的政策所带来的结局完全可以从英格兰和法国的历史教训中得到说明。我们并不是非要狭隘地把美国和法国以及英格兰进行对比,可以断言,要是能够有足够的力量保卫美国的商业贸易不受战争的影响的话,这对这个国家的财政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须让我们的敌人远离我们的港口,并进一步远离我们的海岸线。
换言之,如果不振兴海上商业运输,能够建立起一支海军吗?这是非常值得商榷的。众多的历史事件已经表明,一位独断专行的君主可以组建起一支纯军事性的海上力量,就像当年路易十四那样。从表面上看,这支海军威风凛凛,但是实际上它就如同没有根的浮草一样,没多久便会枯萎。然而,在代议制政府里,任何军事开支的背后都有一种强烈的信念,而事实证明确实如此,一旦没有政府的关照,海上商业和海上力量就不会存在,也不可能存在。一支海上商业船队如何组建,是通过政府补贴还是自由贸易,还是放任自流让其发展,这并不是军事问题,而属于经济问题。即便美国拥有了一支强大的海上贸易力量,能不能随之产生一支强大的海军,还是个未知数。美国距离其他军事强国很远,这既是一种自我保护,同时也是建立海军最大的阻力。美国要是有建立一支海军的想法,那么,现在中美洲地峡运河的开凿会是促使它诞生的推动力,但愿这种期盼不要来得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