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第4/7页)

邓小平说:“想的还是很周到的,先这样吧。我们明天就过去,如果不合适再临时调整也不迟。”

第二天,也就是12月30日,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率领中野前指从安徽小李家出发,来到商丘的朱集,当天晚上住进了那里的军营。此时的商丘既是离陈官庄战场最近的兵站,又是解放军后勤物资的集散地。商丘火车站所在的朱集堆满了各种备用物资,有弹药、粮食、被服等,在白色帆布的覆盖下形似一座座小山。几位首长看着这堆积如山的支前物资,想到军情通报上描述的国民党军队缺吃少穿的窘迫境况,心中不由感叹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感叹人心向背的天壤之别。

“三国司马懿临死前悟明白了孟子的一句话,叫‘得民心者得天下’,眼前这种情况就是充分的证明!”邓小平感慨。

“是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就是人心向背啊!”兵站负责人杨国宇随即附和。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们现在不仅有天时,还有地利,更有人和,他杜聿明要是晓得了这一点,就应该顺应时势,放下武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的十几万人马熬得过这个冬天啊!”邓小平说完,在场的人员热烈地鼓起掌来。

不久,总前委指挥部就秘密转移至商丘古城东南二十多华里处的张菜园村。在此后的八十四天时间里,商丘张菜园村成为淮海战役总前委和渡江战役总前委所在地,成为刘陈邓指挥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战斗和研究部署解放军渡江南下作战的组织、策划和指挥中心。

马上要过元旦了,新的一年即将来到,解放军的阵地上处处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

杨云林他们支队又一次圆满完成了运输任务,一车车粮食、猪肉、大葱、萝卜、棉袜、军鞋等物资按时送到了蔡云邈师。当吱吱呀呀的独轮车川流不息地涌入时,这些起义过来的战士们高兴得又蹦又跳。亲身的经历让他们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国共双方部队的不同——过去在国民党部队时,每到一处,当地老百姓逃的逃,躲的躲,避之唯恐不及,哪里有眼下军民一家的动人场景!此情此景让战士们无不感慨当初举旗起义、回到人民当中,这一步真是走对了。

运输队抵达后,师长蔡云邈亲自出面表示感谢。蔡云邈紧紧拉着李政委的手说:“感谢你们啊,下这么厚的雪,还能及时把粮食、蔬菜还有肉给我们送过来,真是不容易,辛苦你们了。”

李政委谦虚地说:“不用谢。要说辛苦,你们更辛苦。在这冰天雪地里坚守着与敌人对峙,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你们才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人。”

李政委话音刚落,蔡云邈指着他身边的精壮小伙儿问道:“这位是?”

“他是我们支前队的杨队长。”李政委介绍道。

“报告首长,我叫杨云林。”杨云林自我介绍。

“杨云林,杨云林?你是哪里人?”

“我是宿北县大杨村人。”

“我认识的一个人也是你们那里的,他的名字和你只差一个字,叫杨云枫,你认识不认识?”

“太认识了,他是俺哥。”

“你是云枫的弟弟?真是太巧了!我和你哥是同学!”蔡云邈上前一把握住了杨云林的手。

听到蔡云邈说是哥哥的同学,杨云林拉着他的手不放,急切地打听哥哥的下落。

“蔡师长,我哥在哪?你见过他吗?”

“你哥也在这个战场上,但不知道现在他在哪执行任务。我和他还是在双堆集那块见的面。你哥很能干,他现在是接受大首长直接指挥,哪里忙就派他到哪里去。”蔡云邈笑着对杨云林说道。

“俺哥是干什么工作的?”紧接着,杨云林迫不及待地又问了一个他一直想知道的事。

“这个我暂时不能说,但你放心,你哥做的都是大事!”

杨云林还想继续追问,李政委笑着对他说:“云林,别急嘛,等我们卸完东西再问也不迟!”

杨云林这才反应过来,急忙招呼大家搬卸物资。

“你们辛苦了,今天都留下来,咱们来个军民联欢,一起高高兴兴过个元旦吧!”蔡云邈诚恳地邀请。

“好,我代表支前队员谢谢你们!”

当李政委和杨云林将联欢的消息告诉大伙的时候,队员们无不欢呼雀跃。

为搞好元旦节庆祝活动,蔡云邈特地召开了一次动员会。

“同志们,今天是1949年的元旦,既是新的一年开始,又是我们成为解放军战士后的第一个新春佳节。越是在节假日时间,越是不能放松警惕,务必安排好岗哨,做好警戒,然后以连队为单位,举行一个阵地元旦联欢会。”师长蔡云邈的话音一落地,会场上就是一片潮水般的掌声。看着一个个喜气洋洋的脸庞,蔡云邈感慨万千,起义来到这里不过一个月,部队的精神面貌已是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