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谁都会有那么一天,人生终点站(第2/6页)

按照儒家礼法之规定,“大敛”通常是在“小敛”的次日早晨。据说这样死者就可以获得新生。如果死者尸体三天之内未能大敛入棺,那么就不可能再生了。在中国古代,甚至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已经存在灵魂不灭的思想。随着这种观念的发展,人们自然会想出各种办法为死者的“未来”作出安排,葬礼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因此,人们普遍相信,通过葬礼,生者就会将死者的灵魂送入到了另外的世界。也就是说,丧礼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生命的转换和延续,让死者开始一种新的生活。

二、葬礼,让逝者“入土为安”

葬礼是丧葬礼仪的后期过程。按照中国古代的礼法,天子七月、诸侯五月、大夫三月、士一月而葬,这是先秦以来对统治阶级下葬时间的界定。到了宋朝,下葬期限似乎并未因身份地位而作明确的等级区分。宋朝政府以法令形式对丧葬时间作了相应的规定,几乎所有死者都要求在三个月内下葬。

葬礼之中,“卜宅兆、葬日”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宋朝民间最受重视的民俗事项之一。

所谓“卜宅兆、葬日”,就是选择墓地和下葬的时日,这些在宋朝都是由“葬师”来完成。事实上,中国古代盛行风水之术,宋朝自然也不例外。正因为如此,“葬师”逐渐成为一种职业。这些人专门为他人看风水。他们主要依据墓地、宅地的地势及方位、周边环境来决定墓地的具体位置。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宋朝还出现了非常专业的书籍——“葬书”。显而易见,“葬书”是众多风水师长期研究这门学问的结果,是他们对这个行业普遍规律的认识,同时也是“葬师”们学习技能的教材,更是他们“卜宅”的基本依据。

宋朝民间通常是根据“葬师”的意见来决定死者下葬的年月日时。但是,葬书有着各种不同的版本,因而每个葬师都会对墓地见仁见智,不同的葬师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尽相同。而当时人们的普遍心理是趋吉避凶,自然会对墓茔位置作出“最佳”选择,以利于子孙的未来。从现在咱们的科学角度看,这种见解完全是迷信的,经不起科学的检验。然而,作为一种重要的民俗现象,绝大多数宋朝人似乎深信不疑,其必然结果就是延误下葬的时间。

尽管宋朝盛行风水之学,但并非所有宋人都相信这些东西。不少士大夫甚至还著书立说,质疑或批判阴阳风水理论,尤其在丧葬礼仪方面。以司马光为例,他在《家范》和《葬论》中多次批判说,阴阳与风水学说自相矛盾,而世人既信阴阳之学,又信风水之术,实在是愚蠢之极。在他看来,殡葬与后人的贵贱贫富寿夭无关。平心而论宋朝风水之术大行其道,从一个重要的侧面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至少是人们希望通过殡葬这种形式来求得实实在在的利益。虽然这些愿望仅仅是镜花水月,但却能使人得到莫大的心理安慰。总体说来,这种迷信的学说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其负面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在选定墓地后就开始挖墓穴,宋朝大体上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垂直开挖,然后直接将棺材纳入其中;另一种是从坟墓侧面挖出一条巷道,然后挖墓室,最后将棺材推入墓穴。

在下葬之前,还要准备好“碑志”“明器”等物件。“志”要较为详细地叙述死者的生平、家族等内容。所谓“明器”,简单说就是随葬物品。宋朝通常是用木料雕刻成日常生活用品,或是人物形象,放入墓室中,试图使死者能在阴间享受到同人间一样的生活。

接下来是“启殡”。宋朝通常是在下葬的前一天举行“启殡”仪式。这一活动一般由主持葬礼之人负责,必须选择吉时。在此之前,死者的五服亲属集中到棺材前痛哭志哀。主持者连呼三声“谨以吉辰启殡”,大概是因为要进来不少陌生男性,因而在场的妇女全部退出,男性亲属则无须回避,众人便将棺材从屋内抬到灵堂。

次日“出殡”。出殡之前,先将下葬所用之物依照顺序排列,最后是装尸体的棺材。送葬的亲属、宾客依次排在棺材后面。在途中、墓地还会有相应的民俗活动。

中国人在丧葬之礼上,讲究入土为安,下葬仪式结束,死者的一生才算真正结束。

第2章 观念,居然如此超前|火葬

一、观念因佛教而变

入土为安的丧葬观念,在咱们古代是绝对的主流。现代社会已经普遍实行火葬,并且认为这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古代,这远远不是能被普遍接受的观念。即使如此,宋朝却已经出现了火葬的趋势,千年之前的人们居然有如此超前的观念,着实让人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