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跌入低谷

“总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感觉,”监狱看守奥托·卢克尔在描述希特勒到达兰茨贝格监狱的那个寒冷秋夜时这样写道,“暴风雨撕扯着屋顶,冲击着瞭望塔,使大门和铁窗不停地在摇晃,似乎要一怒之下猛闯进来。下面的牢房一片死寂,只能偶尔听到值夜的看守来回踱步的声音。”

如果曾经有哪一段历史篇章需要以黑暗的暴风雨之夜开篇,1923年11月23日,希特勒被捕入狱的那个夜晚仿佛就是那个开篇之夜。另一位监狱看守弗朗茨·黑姆里希在回忆录中写道:“那天夜晚看不见星星,一种紧张不安的感觉笼罩着典狱长和看守们。”大约夜里11点钟,在这种紧张气氛中走进来一个心烦意乱、脸色苍白的人。他一言不发,左臂打着吊带,披着一件陈旧的灰色战壕风衣。2“由于深受刺激,他的面孔因彻夜不眠而显得疲弱不堪,上面甚至披散着一缕黑发。”黑姆里希写道。但这个穷困潦倒的人物却穿着一件双排扣长礼服,显得很不协调,他胸前仍然别着一枚铁十字勋章。3这套服装,他发动暴动时穿在身上,向音乐厅广场行进未果时穿在身上,逃到恩斯特·汉夫施丹格尔家的别墅时仍然穿在身上。兰茨贝格监狱的典狱长奥托·莱波尔德和另外两个警官走在希特勒的身边。“他们的影子在前面的黑暗中不停地摇晃着。”其中有一位用链子牵着一条“猛犬”。监狱里静悄悄的,只能听到他们身后的铁门砰的一声关闭时发出的响动。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刻,阿道夫·希特勒来到了兰茨贝格监狱。在接下来13个月的大部分时间里,这里将成为他的栖身之家。

兰茨贝格监狱位于慕尼黑市以西36英里处,是一个现代刑罚机构。它坐落在曲折蜿蜒的高山河流莱希河畔的一个迷人小城镇里。这座中世纪风格的小城镇拥有必不可少的鹅卵石街道,汩汩流淌的喷泉(一度是村民们的饮用水源)。大广场上还有几家面包店和小酒馆。这个小镇原本同遍布这个地区的其他巴伐利亚乡村集镇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后来使莱希河畔的兰茨贝格监狱小城镇与众不同的是,在城镇边缘修建了一个州级监狱,而且附近还驻扎着一个国防军守备部队。在未来的岁月里,兰茨贝格将成为纳粹主义的温床,成为纳粹朝拜之地。而且使其蒙耻的是,这里也将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系列奴隶劳工营的中心。

但是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兰茨贝格只是一个沉睡的小城镇,没有任何特殊名气。它那座一流的监狱早在1902年就投入使用,关押着500名犯人。别看这座监狱外面是一个褐色要塞式大门——两个带有洋葱头圆顶的塔楼中间修了一个拱门,监狱里面可是十足的现代景观,有意识地采用了美国最新式“圆形监狱”设计方案。四个高大侧翼(足有四层楼高)通过中心瞭望站连在一起,可以轻而易举地抵达所有的牢房。

不过也有一个特别之处。兰茨贝格监狱还有一个关押特殊犯人的专用侧翼,德语中称为die Festung,意思是“要塞”。所谓要塞根本就名不符实。它只是一幢具有1909年那个年代特点的长方形白色二层楼建筑,橘黄色瓦屋顶,通过一个走廊同监狱主体相连。这个建筑物原本用作监狱小型产业的生产场所,后来又变成关押政治犯的监狱。4“Festung”(要塞)这个名称最初来源于德国19世纪的一个传统:把政治犯、良心犯,以及一些贵族成员(比如参与决斗者)关进当地的要塞塔楼,在宽松的环境里给予“不剥夺荣誉的惩罚”(决斗当时是一种不能完全容忍的荣誉犯罪行为)。在现代社会这个名称被保留了下来,写进了法典,但是要塞塔楼早已弃用。阿道夫·希特勒就像20世纪20年代的其他许多政治犯一样,服刑时被“关押在要塞里”——最好译述为在保安措施最松懈的环境里“接受不剥夺荣誉的监禁惩罚”(在有些国家被称为custodia honesta,意为“不剥夺荣誉的惩罚”)。5关押希特勒的“要塞”看上去更像一个宿舍而不是城堡,只是这个宿舍四面墙壁厚达两英尺,窗户上还安有铁栅栏。“如果有人希望看到城堡上布满青苔,地下室潮乎乎那样的‘浪漫’景象,肯定会大失所望。”有位犯人这样写道。6

在兰茨贝格监狱,一个引人注目的政治讽刺情景正在等待着希特勒。此时关押在所谓要塞中的唯一犯人是安东·格拉夫·冯·阿科·奥夫瓦利伯爵。这位持有民族主义立场的贵族在他自以为是爱国主义的狂热举动中,于1919年在慕尼黑大街上枪杀了巴伐利亚州长库尔特·艾斯纳。阿科·瓦利(人们通常这样称呼他)刺杀了身为社会党人的州长,从而推波助澜引发了政治骚动,致使巴伐利亚在1919年4月被共产党人接管三周,成立了苏维埃共和国。这个存在时间很短的共和国在恐怖的大屠杀中消亡,导致极端右翼运动高涨,培植了纳粹等政治党派团体。持有民族主义立场的阿科·瓦利因刺杀巴伐利亚州长被判处死刑,后来改判为终身监禁,接受不剥夺荣誉的惩罚。在兰茨贝格监狱要塞里,他占用着被视为适合监禁“高贵人物”的唯一一间牢房——“前厅专门有看守待的地方。”监狱看守黑姆里希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