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啤酒馆暴动(第7/9页)

快到中午时,从乡村地区调集来的战斗联盟部队直接奔赴市民啤酒馆。随后在这家啤酒馆外面排成了一个长长的阅兵式队列。他们十二人或六人排成行,按照各自的准军事组织隶属关系组成三个连。联盟高地在右侧,冲锋队在中间,希特勒突击队在左侧。29他们大多数人均持有武器。希特勒声称当时下令武器一律退出弹药,不过其他证据表明此言值得怀疑。有一种武器肯定已经子弹上膛,后来还派上用场。那就是架设在行军队伍中间一辆卡车上的机关枪。卡车上插着所有参战的战斗联盟部队旗帜,满载着武装人员。有人还爬上了车顶。

除战斗人员外,行军队伍中起初还有许多夜间抓到的人质。戈林把这些不幸的人质安插在行军队伍中,将他们既视为人体盾牌,又视为打击对象。除了政府官员和夜里随意抓来的犹太人以外,戈林突击队在早晨突袭市政厅时还把身为社会民主党成员的市长,以及七位身为社会党人和共产党人的市政会成员扣为人质,因为他们拒绝在市政厅塔楼上悬挂纳粹党旗。他们也被塞进了行军队伍中。“只要反对派开了第一枪,”戈林气势汹汹地说,“我们就处决这些人质。”这一命令很快又变了。“市政会成员的脑袋应该用枪托砸烂。”希特勒起初支持戈林的举措,但是鲁登道夫坚决持反对态度。他下令让人质离开行军队伍。30有些人质后来被突击队的贝希托尔德和莫里斯带到了慕尼黑城外的一片森林里,等待枪决。几个人质被迫脱下衣服交给逮捕他们的人,后者打算化装返回慕尼黑。这些人质最终都被释放了。31

中午,行军开始了。长长的队伍缓慢走出市民啤酒馆,活像一支步伐不协调的杂牌军。有些人穿着军装,另外一些人没穿军装。“他们看上去倒像一支送葬队伍,而不是行军队伍。”有位目击者这样说道。但是当老兵和新兵找到了自己的行军节奏时,他们的行军部队又变得整齐起来。走在队伍前面的是手持纳粹万字旗和其他旗帜的旗手,一路上不时地遇到一些小规模战斗。接下来现身的便是一些吸引眼球的重量级人物:希特勒、鲁道夫、舒伯纳-里希特、戈林、克里贝尔、韦伯博士和冯·德弗德滕。32希特勒后来声称,这些领导成员率领行军队伍前进的意图是一旦爆发枪战,他们也在首先遭到打击的对象之列。33这些重量级人物,如果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们将成为一大看点。正当他们站队时,舒伯纳-里希特挽着希特勒的胳膊说:“这将是我们最后一次在一起走路了。”

结果的确如此。在路德维希大桥经过一番激战,迫使警察防线放弃抵抗,然后长长的行军队伍一路迂回进入内城。队伍沿着直通市政厅的狭小塔尔街道,来到了矗立着圣玛利亚雕像的著名的圣玛利亚广场。市政厅高高的塔楼上悬挂着巨大的钟琴。面对飘扬在市政厅顶部的纳粹旗帜,行军队伍感到非常欣喜。那是占领这座建筑物的突击队挂上去的。尤利乌斯·施特雷舍尔这位来自纽伦堡、颇能蛊惑人心的纳粹政客,正在对着一大群听众发表演讲。行军队伍此时高唱着各种爱国歌曲。34希特勒的如意算盘似乎正在奏效,人行道聚集的一伙又一伙人群正在不断地欢呼喝彩。希特勒信心大增,心里暗想:“人民大众支持我们。……他们随时准备同‘十一月罪犯’们清算旧账。”35广大公民对这次暴动正在给予支持,或者至少支持那些行进在大街上的2000名军人。“显然,旁观人群对希特勒抱有好感”,英国总领事在向伦敦政府汇报时这样说道。36

在向右转向市政厅时,鲁登道夫一时冲动之下决定向仍然被罗姆占领的国防军地区指挥部进发。鲁登道夫率领行军队伍左拐右拐,来到了布局有些散漫的皇宫一旁的王府大街。在鲁登道夫身后,行军队伍唱起了《啊,崇高荣耀的德意志》(O Deutschland hoch in Ehren)37。随着王府大街延伸到著名意大利元帅纪念堂旁边的音乐厅广场,行军队伍突然遭遇巴伐利亚州警察部队组成的封锁线。这些警察与路德维希大桥上的警察弱兵不同,他们看上去不想屈服。但是暴动部队在此前顺利突破警察防线战绩的鼓舞下,没有放慢行进步伐。“在路德维希大桥打胜那场遭遇战后,我们甚至都没有考虑可能遭到州警察部队的阻击。”韦伯博士说道。38

“慢着!”一位警方指挥官看到手下人跪下来准备射击时大声喝道。行军队伍继续以持枪姿势大踏步前进。“不要开枪。”行军队伍里有人高喊。希特勒的保镖乌尔里希·格拉夫原来一直紧随希特勒和鲁登道夫身后行走着。此时他跨步上前,用右手指着鲁登道夫,朝警察部队大声高喊:“这是鲁登道夫!难道你想要开枪打自己的将军吗?”39格拉夫回忆说,在不引人注意的地方他可以听到行军部队在歌唱《德意志高于一切》。后来战斗爆发了,一片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