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战争依旧继续(第18/18页)

因此早在英国人进逼天津大沽口时,求和派们为了在皇帝面前显示他们的高瞻远瞩,向道光皇帝建议要适度地惩罚林则徐,因为似乎只有惩罚了林则徐才能平息英国人的怒火。而道光皇帝本人当时也坚持认为,京师重地让英国人威胁,以及广东局势的迅速恶化,林则徐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急于摆脱危机的他迅速违背了最初信任林则徐的那些誓言,立即将林则徐惩办。于是本来是身负皇帝陛下重托的林则徐,一下子从天堂跌落到地狱。

林则徐的这种经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然而这种悲剧自古以来一直在上演,岳飞、袁崇焕、林则徐等等,犹如黑板上的粉笔字,禁不住板擦的涂抹,很容易便销声匿迹,而充当板擦角色的则是专制制度。

我们当然不能否认林则徐的爱国精神以及救国的努力,但在当时的朝廷看来,林则徐不仅没有救国,反而惹出了大麻烦,尤其在求和派们的眼中,一场本来可以避免的战争最终只能战败认输。在形势的不断转变中,在求和派们的舆论影响下,道光皇帝的主战思想也逐渐消失,这个时候也就意味着林则徐成为误国、误君之辈。

个人精神与国家形势出现严重逆差,这是林则徐的最大悲哀,也是鸦片战争所隐藏的最吊诡之处。

被革职查办的林则徐此后虽然在道光三十年(1850)被重新起用,但是在奉旨前往广东镇压农民起义的路上,因为疝气复发在广东普宁病逝,此时距离鸦片战争结束已经整整过去了八年。

林则徐病逝前,手指上天高呼“星斗南”,直到今天人们也没能明白他这三个字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后仕途也还算顺畅,然而虎门销烟后,由民族英雄而变成朝廷麻烦的制造者,甚至被惩办,可以说八年来林则徐的内心始终含有抑郁之情。或许抑郁“星斗南”是林则徐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时,最后一次鼓足力气发出对这个世界不公的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