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天竺恋歌(第5/7页)

次日天气晴朗,空中能见度很好,风力小于三级,简直就像是老天在为中国人的表演加油一样。舱门打开,父亲第一个跳出舱门,然后打开降落伞在蓝天自由翱翔。他一落地就迅速收起降落伞,然后坐在指定区域为同伴的精彩表演鼓掌加油。

最后一顶伞花落地时重重地砸在了沙滩上,跳伞者好像崴了脚,半天也站不起来。父亲急忙跑过去帮助他,这才惊讶地看见,原来这位勇敢的伞兵是翁将军本人。勋爵站起身来问父亲:“你能告诉我训练成功的秘密吗?”

父亲连忙立正回答:“因为我们一定要打败日本人。”

将军问赶过来的威廉教官:“为什么这些士兵与我从前见过的中国士兵不一样?”

威廉教官答道:“也许因为他们都是有知识的中国青年,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家,他们比世界上最优秀的军人都不逊色。”

但是中国士兵的跳伞训练也并非一帆风顺,夜间伞降就因意外事故中止了。父亲掉进一个大坑险些窒息,而闷墩则直接降落在一座印度村庄的屋顶上,幸好茅草屋顶又厚又软,只是没把那家印度人吓个半死。虎头则遭遇一场虚惊,他被挂在一棵大树上达三小时之久,直到天亮后人们才把这个动弹不得的中国伞兵从几十米高的热带大树上解救下来。后来,又有人为夜间跳伞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一位湖南籍同学不幸落入激流中溺水身亡,还有一位贵州籍同学被坚硬的灌木戳中面部,虽经抢救性命无虞,但是眼球却遭损坏,双目失明。

5

“嘀嘀嘀”,随着一串串神秘电波飞向深不见底的太空,父亲不断地调整电台频率,透过纷繁杂乱的噪音干扰去分辨和捕捉那个像泥鳅一样狡猾的“敌台”,并且试图通过技术手段来测定敌台的距离和方位。但是他失败了。

在当时的条件下,侦测敌方电台的技术手段十分有限,即使经验最丰富的电台兵也只能凭借对方发出的电波强弱、波段和噪音变化来作出判断。但是他的“对手”却十分狡猾,那架电台不仅时断时续地发报,而且还不停地移动方位。就在他为无法锁定敌台而焦虑的时候,一群头戴绿色贝雷帽的“敌方”特战队员却从天而降,将父亲与他的电台(代表指挥部)变成了“俘虏”。

就这样,“甲壳虫”分队在与英军王牌分队“绿色贝雷帽”的战术对抗中两战皆败,零比二居于下风。究其原因,皆因无法锁定敌人电台和指挥部的藏身位置而致。父亲由此感到了空前的压力——为什么当你还无法锁定对方位置的时候,对手却已经找到了你,从而实现了快速准确地打击呢?他们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或者拥有某种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吗?父亲为此百思不得其解。他把自己的疑问向总教练威廉上尉作了汇报,希望能有机会向英军“绿色贝雷帽”学习,不料这个请求却遭到对方婉拒,理由是该分队官兵已经休假了。

由于印、缅都是英国的亚洲殖民地,英军理所当然就是主人,中美盟军都是客人,客人得看主人的脸色行事。威廉耸耸肩膀,意味深长地说:“看来英国人并不想把所有家底都让大家分享。”

倔强的父亲却不肯就此罢休。他是个好奇心和好胜心都极强的青年,战术对抗两战皆败给全队抹黑,就算交学费也可以,可是交了学费却没有学到东西就难免让人心中不平了。弟兄们知道了,纷纷指责英国人自私。胡君愤愤然道:“我们不远千里来与英军并肩作战,难道他们还想留一手不成?”

虎头说:“听说那边防守并不严,咱们去把电台弄出来看看行吗?”

老庾警告道:“当心点,弄不好会上军事法庭的。”

闷墩意味深长地点点头说:“我倒觉得虎头的主意不错,咱们不能太老实,死心眼终归自己吃亏。”一向老成持重的闷墩都同意虎头的主意了,父亲便去向威廉报告说:“请批准我们自己想办法。我一定要破解这个秘密。”

威廉脸上出现一种奇怪的表情来,不置可否的样子,看看手表就急匆匆地走开了。父亲回到营房说起威廉的反常行为,弄不懂美国人打的什么哑谜。胡君分析道:“如果美国人不同意,擅自行动恐怕要冒很大的风险。”

虎头满不在乎地说:“我看先不管美国人,我们自己悄悄做了就是。”

呀呀呜担心地说:“这里可是人家英国人的地盘啊。”

老庾在一旁微笑地看着大家,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父亲连忙扔给他一支香烟,老庾就开口说道:“官场这些事,你们就不懂了,告诉你们,威廉其实已经表明了态度。”

大家都听糊涂了,威廉并未点头或者摇头,怎么就表态了?连忙问他此话怎讲,老庾点燃香烟抽了一口,不慌不忙地吐出烟雾来说道:“你们难道没有听出来,威廉对英国人的态度也很不满吗?在印、缅战区,中国军队并不隶属于英军,所以美国人不便夹在中间表态,但是威廉不明确表态反对,就说明他的态度是默认。在官场上,不表态其实就是表态,不反对就是支持,这是约定俗成的规则,我看在美国人那里也一样行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