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开始复兴(第7/7页)

赵成侯不听。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怕人家说残暴?

韩懿侯不说话,带着自己的部队辙了,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赵成侯一个人搞不定,也只得放过魏惠王。

魏惠王也是个呆鸟,逃过一劫之后,并没有办法修复跟韩赵的关系,硬是在第二年和第三年,又分别跟韩国和赵国打了一仗。虽然都胜了,但你稍用脑子想一下就知道,这个胜利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现在,摆在秦献公面前的国际形势,就如此:原先铁板一块、牛人济济的三晋联盟,不但人才紧缺,而且相互打得都找不可开交。

如果这时都不出手,就真的没有出手的机会了。

恰好魏国和韩国又在宅阳开了个会议,会议的议题是谈论关于周王室的事。

于是,秦献公大声宣布:魏国野蛮干涉中央王室大政,必须制裁。

就这样,他出动大军向魏军开展军事行动。魏军做梦也想不到秦国会出兵猛打自己一拳,一时给打得大败。魏国急忙跟韩联手,共同对抗秦国。

哪知,现在的秦国已经不是二十年前的弱秦了。秦献公的部队横扫过去,把韩魏两国部队再次杀得遍地找牙。

这一战,秦献公不但让国际社会再一次感受到秦国的存在,更是让秦国广大人民群众大大出了一口恶气,大家觉得秦穆公时代又要来临了。

更让秦献公心情超爽的是,周显王对他大大地表扬。虽然周王朝这块牌子早已经归入鸡肋行列,但你要是用他的时候,有时仍然很有用——尤其当招牌用——它让秦国从此以后理直气壮地参与中原的事务了。

又过两年,秦献公再次出手,率大军向魏国全面宣战。此战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夺回吴起时期,魏国抢走那片秦国的土地。

秦魏两国大战暴发。

秦军一口气夺取了河西之地,然后打过黄河,在石门那里,大败魏军。成绩是:斩首六万,取得了秦国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大胜。

秦献公拿到这块地皮后,迅速做好方案,把这块肥美的土地分给那些既得利益集团,有效地缓解了国内的重重矛盾。

周显王也高兴得要命,他派中央代表团来面见秦献公,隆重祝贺秦国取得的伟大胜利,并“赐以黼黻之服”。

黼黻之服是什么东西?

告诉你,这东西的字面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内容很简单,就是一套绣有黑、白、青花纹的服装。当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意义却十分重大。这是周王授予霸主的标志。春秋诸霸中,虽然大家拿到霸主称号之后,可以无法无天,打谁都打得理直气壮,其实真正拿到霸主牌照的只有秦国。一共拿了两次,上一次是秦穆公。

那次是让他当西部的霸主。

这次是没有限制的。

穆公事业终于全面恢复,实现了秦国全面复兴的伟大梦想。

秦国很兴奋,秦献公更兴奋。

他再一次向魏国发动进攻。因为,上一次,他没有拿下少梁。他很渴望拿下少梁。

决战就在少梁附近。

当年也是在此地,秦国大军被吴起打得连逃跑的路都差点儿没有了。

现在又在此地。

少梁的战略地位仍然跟当年一样,拿下了少梁,秦国就打通了东进的大道。这一战,魏国败得更惨,庞城被拿下连那个把吴起排挤出去的相国公叔痤也被一举抓获。

魏国很悲催,但公叔痤很幸运。

当年秦献公还是公子连在魏国夹着尾巴做专业避难人员时,得到他不少照顾。所以,秦献公一点儿也没有为难他,设了个满汉全席,热情款待他一餐之后,欢送回去。

魏国的势力被秦献公彻底赶出函谷关。

秦国已经显露出其强悍的面目。

但秦献公这时却已经老了,在带着秦国取得重大成就之后,就逝世了。这一年是公元前362年,也是秦献公二十三年。

秦献公谥号献。

聪明锜哲曰献。其实在秦献公身上,如果把这个“献”解释为“贡献”更加贴切。

秦献公死后,他儿子秦孝公继位。

当你看到这个谥号时,你就会知道,秦献公选定的接班人也是很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