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开皇之治(第6/15页)

未几,尚书都事姜晔、楚州行参军李君才并奏称水旱不调,罪由高颎,请废黜之。二人俱得罪而去,亲礼逾密。(又有两个不要命的表示水旱不调是高颎造成的,但是不消说,这两人都因此倒了霉,高颎反而更加得宠)

上幸并州,留颎居守。及上还京,赐缣五千匹,复赐行宫一所,以为庄舍。其夫人贺拔氏寝疾,中使顾问,络绎不绝。上亲幸其第,赐钱百万,绢万匹,复赐以千里马。(杨坚出去巡行,高颎作为京中留守。杨坚回京后,就对高颎大加赏赐。甚至高颎的妻子贺拔氏有病,杨坚也放在心上,经常派人去探问病情。杨坚甚至亲自去高颎家,对他进行赏赐)

上尝从容命颎与贺若弼言及平陈事,颎曰:“贺若弼先献十策,后于蒋山苦战破贼。臣文吏耳,焉敢与大将军论功!”帝大笑,时论嘉其有让。寻以其子表仁取太子勇女,前后赏赐不可胜计。(后来平陈,高颎很谦虚,说功劳都是贺若弼的,我一个文人,不敢跟大将军论功。结果杨坚大笑,认为他谦让。为了表彰高颎的谦让,杨坚和他当了亲家,让他的儿子娶了太子杨勇的闺女)

时荧惑入太微,犯左执法。术者刘晖私言于颎曰:“天文不利宰相,可修德以禳之。”颎不自安,以晖言奏之。上厚加赏慰。(这回连术士的话都没用了,高颎因为术士的话上奏,杨坚还是赏赐抚慰)

突厥犯塞,以颎为元帅,击贼破之。又出白道,进图入碛,遣使请兵。近臣缘此言颎欲反,上未有所答,颎亦破贼而还。(高颎作为元帅,出击突厥,曾一度长驱直入,还派人回朝清兵,当时很多人都说高颎要反,杨坚没有理会这种论调,而高颎也果然不负所托,破敌而还)

总之,从以上种种而言,高颎跟杨坚的关系,那是已经牢不可破了,这样的臣子,又没有苏威那样的个性弱点,最后会有什么后果呢?

在《炀帝篇》中,大家就会知道了。

四、虞庆则。虞庆则身为四贵之一,在杨坚一朝,也是穷极富贵,尤其是,我们在《炀帝篇》里会知道,他对平定突厥,有很大的贡献。

虞庆则会倒霉,是因为他没有眼力见,比如说这样一件事:

高祖平陈之后,幸晋王第,置酒会群臣。高颎等奉觞上寿,上因曰:“高颎平江南,虞庆则降突厥,可谓茂功矣。”杨素曰:“皆由至尊威德所被。”庆则曰:“杨素前出兵武牢、硖石,若非至尊威德,亦无克理。”遂与互相长短。御史欲弹之,上曰:“今日计功为乐,宜不须劾。”上观群臣宴射,庆则进曰:“臣蒙赉酒食,令尽乐,御史在侧,恐醉而被弹。”上赐御史酒,因遣之出。庆则奉觞上寿,极欢。上谓诸公曰:“饮此酒,愿我与诸公等子孙常如今日,世守富贵。”

这个故事里,似乎杨坚跟虞庆则还是和和乐乐的,但是朋友们,这只是表面,因为,任何一个皇帝,碰到虞庆则这样乱说话的,都会气不打一处来的。

杨素同志,本来是要给皇帝戴高帽的,即便这里头的意思,是要贬低虞庆则的功劳,但是,事情牵涉到皇帝,一般人即便不满,也一准儿会有场面话的——结果虞庆则呢?当着杨坚的面,居然争功起来了,明摆着不给皇帝戴高帽嘛,皇帝嘴上不说,心里头能高兴吗?

杨坚虽然不是个喜欢别人拍马屁的皇帝,但是,杨坚毕竟也是人,是人,就不能躲避恰如其分的马屁的诱惑,虞庆则这都不懂,能不倒霉吗?

因此,杨坚对虞庆则有看法,有机会,就会给他小鞋穿:

开皇十七年,岭南人李贤据州反,高祖议欲讨之。诸将二三请行,皆不许。高祖顾谓庆则曰:“位居宰相,爵乃上公,国家有贼,遂无行意,何也?”庆则拜谢恐惧,上乃遣焉。为桂州道行军总管,以妇弟赵什柱为随府长史。

(岭南李贤造反,杨坚准备让虞庆则前往平叛,结果虞庆则这小子没有眼力见,其他好几个人都请战了,他却没有反应,惹得杨坚很不高兴,还当面指责他。虞庆则敬酒不吃吃罚酒,最后还是被派去平叛了,他的小舅子赵什柱作为副手)

什柱先与庆则爱妾通,恐事彰,乃宣言曰:“庆则不欲此行。”遂闻于上。先是,朝臣出征,上皆宴别,礼赐遣之。及庆则南讨辞上,上色不悦,庆则由是怏怏不得志。暨平贤,至潭州临桂镇,庆则观眺山川形势,曰:“此诚险固,加以足粮,若守得其人,攻不可拔。”遂使什柱驰诣京奏事,观上颜色。什柱至京,因告庆则谋反。上案验之,庆则于是伏诛。

(所谓千防万防,家贼难防,虞庆则倒霉就倒霉在这个小舅子赵什柱上了,跟自己小妾通奸也就罢了,要命的是,还要在皇帝面前打小报告,说虞庆则根本不想去,想要置他于死地。结果咧,别的大将出去征讨,皇帝都要设宴道别,热热闹闹,唯独虞庆则此行,杨坚摆臭脸,虞庆则也很不高兴。后来虞庆则抵达了临桂镇,随口说了说这里的地势,这里的军事价值,结果他的小舅子果断上报朝廷,又说他造反,杨坚随便查了查,居然就干掉了虞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