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北强南弱(第6/21页)

于是,萧衍问羊侃,怎么办?羊侃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派两千人急行军进至采石;二、派萧衍立即攻打寿阳;到时候侯景进退失据,必败无疑。萧衍听了没呢?没有。为什么呢?因为朱异表示,侯景不会渡江的……

先是萧渊明,后是萧衍,羊侃郁闷了,他知道此次必败无疑了,但是,他已经无路可退了,即便必败无疑,他也要待在建康。

非唯如此,萧衍还在二十一日,做出了一个极为奇迹的任命——他任命萧正德为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事、驻防丹阳郡城(建康城南)。

萧正德没有被幸福击昏,而是相当老练的派出了大船数十艘,对外是声称载运芦草,实际,则是为接应侯景而备。

此时,侯景又得到了另一个利好消息——江防重镇采石居然没人防守!

怎么回事呢?原来此城是由王质防守的,但是,临川郡守陈昕却上书表示采石重镇,恐王质军队薄弱,无法驻守,所以请求增兵。萧衍闻听此言有理,便令陈昕去代替王质。然后问题就来了,王质同志一听萧衍调他回去,就赶紧撒丫子溜了,而彼时的陈晞,则船只还未离开秦淮码头……

当侯景的间谍回来告诉这个好消息时,侯景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后来让间谍去江南折取树枝,以资验证。间谍果然折了树枝回来,侯景于是极为振奋,跳将起来,表示我的大事已经成功。

十月二十二日,侯景从横江横渡长江,在采石登陆。此时,侯景只有战马数百匹,士卒八千人。当天晚上,后知后觉的南梁政府宣布戒严。

侯景派兵袭击姑孰,生擒守将萧宁。江子一率江防部队一千人,本打算在下游截击侯景,无奈副将董桃生逃生去也,他只能领着残兵败将溜回建康。

太子萧纲此时在城中征募军士,但人人震恐,无人愿意当兵。

同日,侯景挺进慈湖,次日,侯景抵达板桥。此时的萧衍,居然还接见了侯景派去刺探军情的徐思玉……

此时的建康内外已经乱作一团,幸亏有羊侃坐镇,才稍稍安定了局面。

二十四日,侯景抵达朱雀桥南。此时萧纲令驻守朱雀桥北的庾信拆除朱雀桥,结果驻守宣阳门的萧正德(此时萧衍仍不知道萧正德已经当了卧底)却说,拆了浮桥会让民众惊恐,于是萧纲作罢。结果,当侯景大军骤然而至时,庾信才紧急命令拆除浮桥,刚解开一条船,侯景大军已然杀到,庾信军一看这伙人身穿盔甲,面目狰狞,顿时心惊胆寒,匆忙撤退,躲到了朱雀门之后。

庾信同志此时在干啥呢?答案是——啃甘蔗……只见侯景大军飞矢而至,击中门柱,庾信见此大惊,甘蔗掉到了地上,然后——溜!

于是,在萧正德死党的帮助下,浮桥修复,侯景得以进入朱雀门。

此时萧纲还不知道庾信已经逃走,还领王质带三千人前去增援呢。结果,王质刚碰到侯景军,还未列阵,就仓皇逃窜了……也是,王质这哥们要不是这种货,他也不会在陈昕还未抵达采石时,就提前开溜。

萧正德在张侯桥迎接侯景,然后他的部众将红衣反穿,变成了跟侯景部众一样的青衣,二部合而为一,杀奔宫城。

侯景距离叛乱成功,还剩最后一步,目标——宫城!

陛下有萧纶,我有柳仲礼

十月二十五日,侯景率军包围宫城,高举黑色大旗,绕城一周后,用箭将奏疏射向城中,说此行的目的,在于诛杀奸佞朱异。然后萧衍问萧纲,有没有这事?萧纲说有。萧衍便要杀朱异。萧纲说,侯景说杀就杀,我们很没面子,等我们把侯景干掉了,再把倒霉催的朱异诛杀不迟。萧衍于是作罢。

这天,侯景大军开始攻击宫城。侯景军先用火烧各门,羊侃令在城门上凿洞,将水从洞中灌下救火,由于运水困难,许久才将火浇灭;侯景军又用大斧猛砍东掖门,眼看就要砍开,羊侃又在门上凿孔,用长矛猛刺侯景砍门军士,军士遂退。

这日,侯景虽然没有攻进宫城,但占领了太子宫等多处要地。

二十六日,侯景制造“木驴”(就是遮在头上的大盾牌)攻城,城上投下巨石,木驴被砸碎;侯景遂制造“尖背木驴”(在盾牌脊背上用湿牛皮蒙住),石头无法砸碎,羊侃于是制造“燕尾火炬”,大量投掷,尖背木驴遂被烧成灰烬。侯景又准备制造登城楼,但是羊侃认为新填平的护城河土质疏松,登城楼堆到那边,一定倾倒——不出羊侃所料,登城楼堆到护城河,果然倾倒。

侯景连攻两日,无计可施,只能调整战略,围而不攻。朱异、张绾请求出城迎击,羊侃不同意,但朱异等不接受,结果带着一千人刚出城,还没交战,朱异就溜了,就是苦了一千官兵,为了争夺吊桥,居然淹死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