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双雄会(第15/19页)
这次战役的关键,便是宇文泰在小关大破窦泰军,所以称为“小关之战”。
一计不成,便生二计,高欢在小关之战失败后,旋即发动了沙苑之役。
这次战役的地点,便是在渭曲地区的沙苑。当时,宇文泰命赵贵为左方阵,李弼为右方阵,分据东西,埋伏在长长的芦苇丛之中,中间仅留一小支军队诱敌。宇文泰的思路是对的,他的人马毕竟太少,诱敌深入,而后发动伏击,是他唯一取胜的办法——只是,很可惜,他提前暴露了。
高欢很快就发现芦苇丛中有伏兵,于是立即召开了军事会议。
有人建议,不如以主力拖住宇文泰,另以一支骑兵,绕道奇袭长安,长安一破,宇文泰自然成瓮中之鳖,不战自擒。这是个好主意,但是,高欢不满意,因为,不够直接。高欢想了个很直接的办法——烧。这也是个好主意,因为当时正值深秋,草木干燥,只要纵火焚烧,宇文泰的伏兵就永远只能伏着了。但是,这么个直接的好主意,依然有人反对。
侯景第一个反对,他的理由是,我们要干掉宇文泰,就要让天下人都知道,这次就算把他烧死,天下人谁能知道烧死的就是宇文泰?高欢一听,似乎有那么些道理,但是,依然还是觉得纵火这个方案不错。
正犹豫间,喝得酩酊大醉的猛将彭乐,酒气上冲,说了一句酒话:“我众敌寡,以百敌一,何忧不克!”这句话虽然是酒话,但说得实在过于豪迈,以至于我们的高欢,实在不能再扭扭捏捏,让人看不上了,于是,同样血气上涌的高欢,立即命令部队发起冲锋。
高欢有无数种办法干掉宇文泰,而宇文泰,只有一种办法击败高欢,很可惜,高欢使用的,就是那唯一的一种会失败的战法。
勇猛的彭乐依然勇猛,他甚至战到肠子流出来还兀自不退,把肠子塞回肚子里继续战,但是,战到肠子流出,本身就意味着,情况不妙,很不妙。情况不妙的高欢,则逃的狼狈不堪,甚至他骑上战马后,马匹居然不走,气得部将斛律金猛抽鞭子,这才让高欢逃过一劫。
这场战事的结果——西魏以一万人马,大破东魏十万之众,东魏死伤被俘加一块,足有八万之众,可说是元气大伤。
沙苑之役后,西魏彻底巩固了新生政权,这个一度被东魏逼入墙角的政权,迎来了一线喘息之机。
跟强大的东魏相比,西魏只是个初生的婴孩,但是,这个初生的婴孩却无比的顽强,他已经多次从狼口脱身,这个婴孩,就要顽强的长大了。
双雄角逐Ⅱ——干不掉的对手
没有人希望总是挨打,宇文泰也一样,在连续两次顶住东魏的狂攻后,他开始反击,独孤信作为反击的先锋,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洛阳城。
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高欢的反扑。
公元538年,高欢派侯景、高敖曹来夺回河南之地,为泄愤懑,甚至侯景一把火烧掉了古都洛阳城。独孤信无奈之下,只能退入金镛(洛阳城外的要塞),闭城固守,此外,立即发信给长安,要求增援。于是,长安倾巢出动——不仅宇文泰来了,连元宝炬也来了(好吧,元宝炬是准备来扫墓的),前来增援洛阳。
西魏重兵援救,东魏的将领莫多娄贷文居然不听侯景的指挥,自顾自的带着可朱浑道元的一千骑兵前来跟西魏军正面交战。结果自是不消说,这一千人马全军覆灭,莫多娄贷文阵亡,而悲催的可朱浑道元,一个人逃了回来。
初战不利,侯景立即趁夜解除对洛阳的包围,撤退。八月四日,宇文泰率轻骑迫至黄河岸边;侯景撤围后于河桥、邙山间列阵;与宇文泰军决战。
这是宇文泰人生中最惊险的战斗之一。他的坐骑在战中被射中,于是便发了疯的狂奔,宇文泰无论如何都无法控制,最后跌下马来。此时,东魏士兵已经追来,情急之下,李穆用鞭子猛抽宇文泰的脊背,骂道:“蠢鹅,你的长官在哪里?”东魏士兵居然就此被蒙骗,直接从宇文泰身旁经过,而不加怀疑,于是,李穆将战马给宇文泰,二人一起逃出了战场。
宇文泰九死一生逃出了战场后,西魏军军势复振,对东魏军发动反扑。接下来倒霉的是高敖曹,此公虽然勇猛盖世,但却有勇无谋,而且惯来瞧不起宇文泰,在两军交战之时,他居然在阵前树起元帅大旗,张开华丽伞盖。西魏军大喜过望,便对着目标发动狂攻,高敖曹抵敌不住,全军覆没。
于是高敖曹单人匹马的逃跑,逃至河阳南城,刺史高永乐(高欢侄儿)因为此前与其有隙,居然见死不救,既不开城门,又不放绳索,高敖曹喊破了嗓子,也没人理他,只能亲自动手,用佩刀砍城门。结果,还没砍穿,西魏士兵杀到,高敖曹躲无可躲,于是壮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