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双雄会(第13/19页)

宇文泰依然还不是高欢的对手,但是,他终究能够追上高欢的脚步。因为,高欢控制军队,依靠的是奸雄的“奸”,而宇文泰控制军队,不需要耍弄任何权术,因为,这就是属于他的军队,谁也夺不走!

双雄角逐Ⅰ——顽强的婴孩

元修跟高欢,终究还是处不下去了;而元修自己,也终究不是高欢的对手;而能跟高欢一较长短的,终究只有宇文泰;所以,不管元修愿意不愿意,西去关中投奔宇文泰,都是如今他唯一的选择。

元修的西奔,揭开了南北朝历史的一个崭新篇章——结束了北方五胡十六国混乱、立国150年之久的北魏,终于走下了历史舞台,分裂成了一东一西两魏。

东魏,都城邺城,由高欢执掌,当然,傀儡还是要有,名曰元善见。

西魏,都城长安,由宇文泰执掌,至于傀儡,最初当然是元修,但是,很快就变成了元宝炬。

元修是被宇文泰毒死的。元修据说是个禽兽,他居然荒淫到乱伦的程度,他跟自己的堂妹们上床,有三个人因之不能出嫁,其中有一个,便是元宝炬的亲妹,平原公主元明月。宇文泰对此很不爽,于是,说服了皇室宗亲,逮捕了元明月,诛杀之。元修很愤怒,真的愤怒,当然,他能做的事情,就是弯弓拉弦,拍打桌案而已,后果也很严重,宇文泰没事,他自己必须有事。

事实证明,高欢固然不是善茬,但宇文泰,也同样不是好咖哦。

到了此时,北魏已经名存实亡了,现在,是双雄的时代。

一山不容二虎,高欢和宇文泰,自然是互不相能,于是,漫长的东西之争,也就此拉开帷幕。当然,在一开始,宇文泰总是被动的一方——东魏人口两千万,地广国富,高欢手里,也随时可以调动二十万人马;而相比起来,西魏就寒酸的多,人口不足千万,地狭国贫,而宇文泰手里,最多也就三万多人马。于是,最初的较量,态势总是一致——高欢进攻,宇文泰防守,偶尔,宇文泰反击。

在双方的漫长较量中,经常作为战场的地方,便是荆州了。

在元修取得帝位后,为了跟贺拔家族结盟,荆州就成了贺拔胜的地盘。

公元534年九月,高欢派遣侯景率军南下,攻击荆州。由于出现了一个叫邓诞的卧底,贺拔胜战败,被迫南下,流亡去了南梁。

当然,宇文泰是无法容忍荆州的沦陷的,他派去了独孤信。

顺便说一下,独孤信跟宇文泰是同乡,而且是发小。在贺拔岳死后,独孤信被贺拔胜派去了关中,“宣慰”贺拔岳部,结果,独孤信晚来一步,宇文泰已捷足先登,但是,独孤信非但没有不高兴,反而很高兴,因为,失散了多年的穿着开裆裤一块长大的弟兄,如今居然都已经出人头地了!当然,在这次见面后没多久,独孤信就离开了,但是,很快他们就又重逢了——独孤信跟着元修西奔了。

独孤信跟着元修西奔,与其说是因为忠诚于北魏,还不如说是忠诚于发小宇文泰,要没有前一次的见面,又怎么会有这一次的抛家弃子、匹马护驾呢?

如今荆州丢失,宇文泰所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独孤信。因为,独孤信跟随贺拔胜多年,先后担任过荆州新野镇将,荆州防城大都督,乃至荆州大都督,对荆州事务,算是西魏集团中的专家级人物。

既然是专家,当然就不用太多人,宇文泰给他的人马是——不足一千。当然,不能怪宇文泰黑心,实在西魏囊中羞涩,一共也拿不出多少人,还得三不五时的防着高欢。然后,独孤信出发了,没多久,他就遇到了危机,在抵达武陶后,东魏的弘农太守田八能率领一群蛮兵将其挡在淅阳城(今河南西峡县北)之外,同时东魏都督张齐民也受命率3000名步兵与骑兵尾随独孤信之后。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而且,不论堵截的那些,还是追击的那些,都是独孤信兵力的数倍——怎么办?独孤信认为,如果往后打,会被人认为是逃跑,所以,人活一口气,树争一张皮,就是死,也得死在冲锋的路上!于是——冲锋!效果非常好,“田八能”其实是“田不能”,在独孤信的猛烈冲击下,迅速吃了败仗,前方一败,后面的张齐民,也就逃之夭夭了。

独孤信继续前进,兵抵穰城,于此守御的,是东魏荆州刺史辛纂。这是辛纂在本书的第二次出场,前一次出场……在虎牢之役中,他成了陈庆之的俘虏。很不幸,这次出场,他所扮演的角色也没有什么改观。

辛纂这次刚出场,他的动作就是——撤。因为,此公似乎完全顶不住独孤信,交战未几,就被打得稀里哗啦,于是,也就只剩下“逃”——好吧,好听点,“撤”——的份儿了。更悲催的还在后头,就在辛纂一溜烟的跑进了城,连连吩咐部下关闭城门之时,他居然还没来得及把城门关上,就倒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