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第3/3页)

宗泽对此次行动功亏一篑亦深感遗憾,不过他没责备步达昌。他认为步达昌能在极短时间内查到假钞源头已经很不容易了,现在时延平虽然跑了,但还是留下了一定的线索。他让步达昌静心想想,风声到底是走漏于何处。如能找到这个漏洞,也就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步达昌说正是由于找不到这个漏洞,他才备感窝火。鉴于此案的特殊性,他在用人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可靠与保密,不符合要求的人,再有能耐,也未动用。在行动的每个细节上,他亦皆与执行人有过精密设计,应当不致露出马脚。所以,他根本没想到,事到临头会出现这样的意外。

事实上,问题确实不是出在步达昌的侦查过程中,而主要是出在侯云甫身上。侯云甫虽不知步达昌在奉命查案,但他毕竟是衙门中人,对官府事务的动向,还是能嗅出味道的。这个人的脑瓜很灵,完全可以从中得出推断。基于此,他曾再度向邯兆瑞传信,说宗泽很可能正在密查假会子来源。这时天正会业已察觉时延平在背着他们私自兜售假会子。为防患于未然,天正会便强制时延平全家迁离了汴京。而他们的这一行动,刚好抢在了步达昌动手之前。这个失手的原因,当然不是步达昌能凭空想到的。

宗泽却敏锐地怀疑到了,问题可能是出在衙门里边。他对步达昌这个人的品质已是了解透彻,他知道这是个做事非常认真并且敢于担当的人,没有把握的话他不会讲,属于自己的责任他也绝不会推。他既然敢保证他的侦查活动中没有漏洞,问题出在他那边的可能性就不大。而假如步达昌那边没出问题,那么走漏风声的原因就只能从衙门内部查找。虽然步达昌自始至终没有动用公职人员,但他的行动却很难避开同僚的视线。而除了同僚之外,则没人嗅觉能这般灵敏。

其实在宗泽心里,早已对府衙内部存在的问题有所感觉。草关镇案件至今追查无果,就是因为每当有所发现时,线索总是莫名其妙地被人抢先掐断。由此宗泽便开始疑心,在府衙里有向外通风报信的内奸。现在,在此案中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就更加坐实了他的这个感觉。甚至,根据种种迹象,他已能大致划出一个怀疑范围。揪出内奸,较之捉住时延平意义更大。由此而言,步达昌的侦查行动,对于完成总体戡乱计划,并不可谓劳而无功。

听了宗泽这话,步达昌心情稍慰,于是他主动请命,要对府衙内部的可疑分子展开排查。但宗泽让他沉住气,只要心中有数即可,不要急于排查。

其实宗泽何尝不急,然而他知道心急吃不得热豆腐。他料定在近几日这段敏感期内,那暗藏的内奸必会倍加谨慎,诱其显形不易。那么,就不如先把他稳住再说。再者,这个清除内奸的行动,他打算由自己亲自筹划。这倒不是宗泽信不过步达昌,而是因为他考虑到因其职务级别所限,令其去做此事,会有诸多不便。一旦意图暴露,也就难能抓到证据。

但眼下宗泽还腾不出精力来筹划此事,眼下他必须全力以赴,去对付由于青龙岗事变而引起的一触即发的内战危机。在这个严峻危机面前,其他一切事情,都只能权且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