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第2/3页)

引蛇出洞的前提,是须知哪里有蛇。探访这个情况有点难度。好在步达昌结识的朋友遍及三教九流,有个专门倒腾旧货的团头,在这事上为他帮了大忙。那团头曾因遭人诱骗购买了一件假古董,几乎被搞得倾家荡产,多亏步达昌仗义相助,才为他挽回了损失。事后步达昌未接受他的任何酬谢。现在听步达昌有事相托,那人自然不会不竭诚效力。

在作为百年之都的汴京城里,从事旧货勾当者为数甚众。这些人收罗的东西繁杂,接触的领域广泛,因而平时所听到的五花八门的秘事亦很多。再者,其中有些人,其实是披着经营旧货的外衣,干着不法勾当,他们染指假币买卖,具有很大可能。那团头接受了步达昌的委托后,经过一番周折,果然摸到了一个情况:有人曾在“鬼市子”上购得过假会子。

所谓“鬼市子”,是指位于潘楼街东北的一个由商贩自发聚集形成且已延续多年的贸易市场。这个市场之所以得名“鬼市子”,是有两个原因。一者是因其开市时间,一般在五更之前,而至曙色熹微时,就要陆续散市了。那些在微弱的灯火下进行交易的人们,远远看去,颇似一群群游魂魅影。二者是因为在这个市场上多有违法行径,各种贼伙歹徒盗窃抢劫到的赃物,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这个市场来销赃,因此在这里的一些交易者身上,不乏鬼祟诡异之态。关于此况官府不是不知,也曾多次进行过清肃治理,但每次风头过后,随即死灰复燃。久而久之,官府懒得费事,也就默许了它的存在。

步达昌得到这个线索,便物色了合适人选,让他们扮作不法分子,混迹于鬼市之中,去充当引蛇诱饵。数日之后,线索有了发展,有人表示有做假会子买卖的门路。于是步达昌赶紧采取措施顺藤摸瓜,又经一番努力,将线索延伸到了一个唤作时延平的人身上。

而就在这时,另一方面的调查结果也传了过来:时延平乃虎丘的关门弟子。并且,前些时日颇为潦倒的时延平,近来有骤发横财之迹象。两条线索交汇,此人显系疑犯。

步达昌这下子算是找对了目标。时延平确实就是假会子的刻印者。而步达昌能很快将目标锁定,一方面是因其思路正确;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幸运。幸运就幸运在时延平过于贪财。

原来,那时延平原本倒并无制造假会子的邪念,他是在一个神秘的委托者的威逼利诱下,才与之达成了合作协议。但这事一旦做起来,他索性也就一不做,二不休了。反正扯了龙袍也是死,打死太子也是死。

本来按照协议约定,他所伪造的会子只能提供给那委托者,但他嫌对方给的价格太低,于是便阳奉阴违,又私自联系了一个销售渠道。他私自联系的那个销路上的人,由于贪欲之心太盛,而警觉性又不高,在给他带来加倍利润的同时,也就给他带来了加速暴露的危险。如其不然,步达昌的引蛇出洞计划,虽不见得不能奏功,但肯定是要耗费更多的工夫。

步达昌将此战果及时向宗泽做了禀报,宗泽让他马上拿下时延平。但是要采用特殊方法秘密拿下,不能令人察觉官府对其采取了行动。根据掌握的其他情况,宗泽认为这个伪钞案不是孤立案件,而是敌对分子企图在汴京制造混乱的环节之一。他希望能通过这个时延平,追查出幕后名堂。

步达昌想了想说,这事倒也不难,我想办法找人把他叫出来喝顿酒,便可解决问题。宗泽听了他的方案,予以首肯。

步达昌设想的行动方案是这样:他先找一个与时延平有些瓜葛的人,以有事相商为借口,将其约到一个预定地点,然后突然秘密拿下,就地进行审讯。凭着多年的刑讯经验,步达昌自信不会撬不开时延平的嘴。在取得口供后,再若无其事地将其放回,暗中严密监视。同时根据其所交代的情况,采取相应行动,迅速扩大战果。

应当说这个方案是切实可行的,步达昌有把握在每一步骤上都做得滴水不漏。但可惜它尚未得到实施,就变成了竹篮打水。

意外就是出现在这个时候。当步达昌把一切准备就绪,让人上门去约请时延平时,却是连续三次撞锁。步达昌感到不对劲,在夜间亲自带人前往察看,时宅仍是铁将军把门。步达昌当机立断破门而入,见其宅内凌乱不堪,方知时延平已经抢先一步携眷逃遁。

步达昌对时宅进行了全面搜查,结果在柴房中发现了一些被废弃的雕版碎片。经细心拼凑,可以看出其中不仅有伪刻的会子版,还有伪造的朝廷借据版。证据确凿,这里无疑就是制作假钞的窝点。

这一天,是步达昌承接查案任务的第八天。案子不能说没破,但是破得不彻底,使得宗泽深究此案背景的意图落空。步达昌因之极为懊恼,深悔因恐打草惊蛇而没布置监控。然而事已至此,悔也无用,他只能面带愧色地去向宗泽复命并自请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