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第4/5页)

刘安妃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熬过今夜,因此时间要抓紧,不然就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了。她上气不接下气地喘了一会儿,吃力地撑身唤过贴身侍女,用细若游丝的声音吩咐她速去恭请圣驾,就说安妃有最后几句话要奏明皇上。那侍女见刘安妃这般模样,知道大事不好,慌忙就遣了一个小黄门去飞报张迪。

赵佶这几日正忙着处理梁山泊招安之事,又依着师师的建议做了些轮流安抚诸宫的工作,因而未得抽暇到刘安妃这边来看望。梁山泊义军招安既毕,张迪知赵佶连日陷在政事中烦闷得紧,就提议皇上去艮岳转转,换换脑筋。

那艮岳位于京城东北景龙门内,方圆占地十余里,系广采天下奇石建成。这个浩大的人工景区始建于政和七年,至此已进行了四五年的建造施工,即将进入竣工阶段。赵佶对兴建这片劳民伤财的人间仙境兴趣极大,认为这个艮岳的修建,不仅使得他多了一个怡情养性的佳妙去处,而且是大宋江山升平安泰、昌盛繁荣的一个象征。他也早想抽空去看看工程进展到了什么程度,经张迪一提,即欣然应允。

此日赵佶便由童贯、梁师成等一干宠宦陪同着,兴致勃勃地前往艮岳视察了一番。但见所到之处,果然是修建得峰奇水秀,泉幽林美,佳景无数,气象万千。赵佶游览得十分满意,雅兴大发,挥毫在各景点题下了不少匾额,诸如揽秀、龙吟、练光、跨云、梅渚、雪浪、炼丹、凝真,一直玩到日暮,方才尽兴而归。回到宫里刚刚坐下饮了半杯雀舌,便闻张迪奏来了安妃娘娘怕是快不济了的消息。

赵佶没想到刘安妃的病情会如此迅速地发展到性命垂危的地步,听张迪奏道安妃娘娘有话要说,就即刻撂下了茶盏,吩咐起驾。

刘安妃眼巴巴地盼到赵佶驾到,一时百感交集,欲勉力起身下床,被赵佶止住道,安妃免礼。刘安妃泪眼婆娑地仰望着赵佶道,臣妾已病入膏肓,无可挽救了。与皇上分别之前别无他求,唯有几句肺腑之言,不能不吐,斗胆烦扰皇上拨冗一听吧。

赵佶在床边的绣墩上坐下道,卿有何言,只管慢慢讲来,莫要着急。刘安妃目视左右,赵佶会其意,令侍列一旁的侍女太监一概退了下去。

刘安妃咳了两声,艰难地喘着道,皇上很忙,臣妾亦已无说话的力气,就长话短说了。臣妾侍奉皇上多年,深蒙皇上恩泽,自谓对皇上也是尽心尽力的。唯有一件事,臣妾欺瞒了皇上,对不住皇上。若不对皇上坦白出来,臣妾是死不得安的。林灵素陷害李师师那事,是出自臣妾的指使。

赵佶听着,心里咚地一跳,但面皮上声色未动,只轻轻点了一下头。

刘安妃喘了两口,继续说道,臣妾嫉妒李师师受宠,不合便起了歹意,指使着林灵素去作法诅咒李师师,造谣陷害李师师。但是,派人行刺李师师不是臣妾的主意,真的不是!那是林灵素自作主张去做的。自然了,有臣妾加害李师师的意思在先,那件事臣妾亦脱不掉干系。臣妾如今已知错,知罪!皇上无论怎样处罚惩治臣妾,臣妾皆甘愿受领,无言可辩。即使皇上不惩治,上天也要惩治,臣妾落到眼下的光景,就是报应!如今臣妾万分痛悔,可惜覆水难收,已经晚了!

赵佶定定地看着刘安妃,沉重地叹息一声道,你这是何苦来!

刘安妃的泪水一下子涌出眼眶,断续地泣道,如今臣妾也想,我这是何苦来呀!但在当时,臣妾想的,就是怕失去皇上的恩宠。臣妾由当垆之女一步步走到安妃之位,其中的艰难,皇上是难以得知,难以体味的。臣妾没有背景,没有靠山,所依靠者唯有皇上。如果失去了皇上的恩宠,臣妾就失去了一切,就生不如死。所以臣妾是怕,是怕呀!后宫的嫔妃明争暗斗,其实都是这个“怕”字在作怪。这就是我们这些皇宫里的女人的命。这些话,往日里臣妾是不敢说的,现在再不说,就再没机会说了。求皇上看在臣妾命薄的分儿上,宽谅臣妾一二。说至此处,刘安妃已是喉头哽咽,泣不成声。

众嫔妃平素在皇上面前均只是笑语承欢,何曾有人敢吐露一星半点内心的酸楚。今日里刘安妃说的这几句话,虽然不多,却真正是披肝沥胆的真情袒露,给了赵佶不小的震动。

赵佶本是个艺术家气质的人,这时设身处地想来,也禁不住暗自嗟呀。于是他拍着刘安妃的手安慰道,你既是知错就好,过去的事就过去了,来者可追。姑念你是一时糊涂,朕赦你无罪。今后你也不必时时存着那个“怕”字,朕岂是那种薄情寡义之君耶?后宫诸妃,无论是谁,只要对朕忠心无二,朕均会善待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