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秦国结束篇梦想的完结(1)(第3/5页)

在得到秦始皇挂掉的音信之前,蒙恬、扶苏接到传来的伪诏,一向单纯的扶苏拔剑自刎,而蒙恬不肯,便被使者逮捕并囚禁了起来。自蒙骜起,蒙氏家族世代为秦名将。蒙恬本人为秦国扫平群雄出生入死,屡建奇功。统一六国后,蒙恬率兵30万,北逐匈奴,收复河南,又负责构筑长城,声威赫赫,所以他自信无事。

蒙恬在扶苏自杀前,一直认为扶苏太天真,可当灾难降临到他的头上,他也不由得天真起来。胡亥、赵高必欲置蒙恬于死地而后快,他们派使者手持诏书,前去诛杀蒙恬。蒙恬竟天真地表示要申诉,可哪得允许,最后只得服毒自尽。蒙氏家族为秦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蒙恬却落得含恨自尽,怎一个惨字了得。

蒙恬有个弟弟叫蒙毅,秦始皇在的时候非常赏识他。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前皇帝越是喜欢的人和物,大都下场都不咋滴。蒙毅也不例外。而一向刚正不阿的蒙毅在与赵高这类人接触中,一直都不太给赵高他们面子,既然如此,只有除掉他才能高枕无忧,所以赵高准备对蒙毅进行制裁。

在秦国的历史上,像赵高这样的宦官,能够做到郎中令这种级别的公务员,运气神马的当然不能为主要原因了。半辈子混官场的经验告诉他,处处要小心,他一边急切地想对蒙毅进行打击报复,另一边又不愿意亲自出马,想来想去,只有借秦二世胡亥之手除掉蒙毅,把责任推给领导是最安全的保全自身的办法。

老百姓都知道一个道理:名正才能言顺。胡亥登基后,虽然心眼儿不咋地,但是也要追求个名正言顺才能踏实,赵高利用胡亥的这一心理,对胡亥说,先帝在位时,曾打算立你为太子,然因蒙毅一再从中作梗,所以使得先帝终于改变了主意。一向对赵高言听计从且凶残的胡二世对蒙毅恨之入骨,遂下令诛杀蒙毅。

在秦始皇开创的封建帝国,天下都是皇帝的,至于其他人,哪怕官职再大,在皇帝面前也只有唯唯诺诺的份,除掉了蒙氏哥俩,胡亥、赵高还捏造罪名,把中央郎官以上、地方郡县守尉也被杀掉和撤换了一大批,并换上自己的亲信。二世又对法律进行修改,对人民进行更加残酷的镇压,一时间人人自危。

如果说秦始皇是有点残暴的话,很多人还能站在不同角度为他辩解几句,比如都是政治需要或国家需要等,因为毕竟人家有功,毕竟是一代英雄,统一了六国,在历史上怎么说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而胡亥的名声就不是那么好了,简直就是一个官二代败家的典型的例子!但天下臣民也只是敢怒而不敢言。

虽然秦二世的残暴行径为天下人所不耻,但为了自身安危,那些城府较深的人把这些烦心事儿烂在肚子里,一直噤若寒蝉。然而这些幸免于难的大臣,虽然表面上唯唯诺诺,看胡亥、赵高的脸色行事,但实际上和胡亥貌合神离,他们在暗中寻找能够将赵高一党一招致命的机会,然后亮剑把赵高一招击杀。

如果说仅仅是一部分人、一部分非自己家族的亲信反对胡亥,那说明他的统治还有些许地方可取,可是反对秦二世胡亥的不仅仅是外姓,就连他自己的亲属也站出来反对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子婴,他指出:诛杀功臣是短视行为,应该立即停止,可此时悬崖勒马这个词对胡亥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他根本听不进去。

虽然胡亥滥杀功臣,起用那些没有节操品行的人,使群臣失信、斗士离意,但他对秦始皇的后事还是很上心,一直沉迷于后宫吃喝玩儿乐的秦始皇一生中都在为自己的葬礼做准备,或许“有付出就有回报”这句话用在此时并不是非常的合适,但秦始皇对自己去世之后的规划确实是有效果的,最直接的表现便是在他的葬礼上。

秦始皇死后三个月,按照遗嘱,二世把他葬于骊山北侧。那时候他的陵墓还没有完全修好,虽然规划了一辈子,但似乎一辈子实在太短。或许是因为工程量过大的缘故吧,据记载,单为修建皇陵,秦始皇动用了70多万劳力,没有挖机、铲车等大型机械的时代,耗费的人工那是相当的大!

秦始皇王陵工程量还不仅仅体现在修建上,装饰装修工程也是相当的壮观。墓中设施复杂,棺椁皆用铜汁浇铸而成。墓室规模宏大,犹如地下宫殿。其中不仅仿照秦廷议事秩序安置了百官位次,而且到处摆满了奇珍异玩、金银宝器,以及供君主享用的物品。

据说在秦始皇的墓室上方绘有日月星辰,地上塑有川河江海,墓中还用人鱼(可能是指鲵鱼)膏制成的烛照明,长年不熄。这些设施对秦朝来说,那是动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建筑艺术与技术,以至直到现在,对秦王陵的古墓都没有完整地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