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内斗(第4/8页)

所以,我推测尔朱焕和乔公山两个人很有可能是被李世民收买或者胁迫。但是我实在无法判断究竟是被收买,还是被胁迫,不过这个问题对于李世民来讲并无大碍,他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这两个人为自己服务。

但是,仅仅依靠这两个人,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在李世民的计划里,杜凤举就成为了第三个被收买(胁迫)的对象。李世民让杜凤举告发太子,是为了达到下面的效果:

天下人都知道太子要谋反,只有老爹你还不知道。

前边我们说过杜凤举的来历,他不是朝廷的官员。现在连朝廷之外的人都知道太子要谋反,老爹难道你还不相信吗?事实证明:李渊的确开始怀疑李建成。

当然怀疑也仅仅就是怀疑而已,并不能就此断定李渊会废掉李建成,后来的事实证明,李世民很有可能想到了李渊不会轻率地处理此事,会召太子李建成上仁智宫对质,而且很有可能也会召杨文幹进行对质,如果两个人一旦到了仁智宫,那一切就会真相大白,而自己的计划将会功亏一篑。

从目前的情况来讲,自己是无法从李建成那里打开突破口的,唯一的路径在杨文幹那里。

状告太子谋反,如果太子或者太子的人真的谋反,那么这个计划就会成功。所以,宇文颖就成为了李世民第四个收买(或者胁迫)的对象。

我觉得,和尔朱焕、乔公山、杜凤举唯一不同的是,宇文颖很有可能是被胁迫的。因为,事先李世民是无法知道李渊究竟是派谁去召见杨文幹的,所以李世民在知道是派宇文颖去庆州后,一定胁迫宇文颖忽悠杨文幹起兵造反。

我之所以判断是胁迫,还有一点是因为杨文幹造反被平定后,李世民将杨文幹和宇文颖一同斩首。事实上李世民是在杀人灭口。

在杨文幹造反事件过后,李建成势力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冲击。如果宇文颖还活着,万一依附太子爆料出自己曾经受过李世民的胁迫,那李世民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因为收买和胁迫是不一样的,被收买的人得到了好处,甚至由此会寻找到新的靠山,例如禁军将领常何(后边会详细说到),所以往往事后不会爆料。但是胁迫就不一样了,自己受了惊吓不说,并且受累不讨好,所以往往事情过后,一旦遇到不利于自己的处境,很容易就会爆料曾经的事情,来寻求自保。

所以,为了掩盖自己,李世民不得不对宇文颖痛下杀手。

从太子的人告发太子谋反,到杨文幹真的起兵造反,这一切都在按李世民的计划进行当中。

现在所有的人都认为杨文幹真的是受到了太子的指使,所以才造反的。而这一切都达到了李世民预期的效果。李世民当然知道,接下来不用自己主动请战,平叛的任务也会交到自己的手中,因为一旦对杨文幹开战,也就意味着李建成的太子身份很可能就此终结。

那么,李建成之后,谁最有资格当太子呢?当然是李世民!

如此看来,李世民的计划简直堪称完美。事实上,他也得到了李渊立他为太子的承诺。

多年的拼搏,多年的梦想,今天就要成为了现实。李世民终于放下了一颗悬着多年的心。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成功平定杨文幹造反,回来等着李渊封自己为太子的时候,李渊却改变了主意。

李渊的改变

李渊决定不废除李建成的太子地位,让他回去继续留守长安,这也就意味着李世民做太子的美梦彻底破灭。对于李世民来讲,这实在是个晴天霹雳!

朝堂之上,君无戏言,李渊为什么出尔反尔呢?

历来皇帝对于谋反事件大都是本着“小事化大”的精神进行严肃处理,由此搞出个冤假错案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刘文静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李渊宁可背上“言而无信”的骂名,也不肯废掉李建成呢?

关于这一点,史书上同样没有明确的记载。因此,我们只能继续发挥逻辑推理的力量,去探寻埋藏在李渊心中那个不为人知的原因。

《唐律疏议》上明确记载,计划谋反而没有实行等同于实行,如果是在谋反计划中而事情败露的,也等同于谋反,即使仅仅是嘴上说说的,也要判为流放,对于付诸行动的,十六岁以上的要处以绞刑,凡是参与者一律斩首示众。

可以说,在那个时代,什么事情都好商量,只有造反这件事是毫无商量余地的。在我看来,李渊之所以改变态度,可能是因为三个原因。

第一,太子谋反的证据不足。

杨文幹造反能证明太子也造反吗?表面看起来似乎可以这么认为,事实上则不然。

虽然杨文幹是太子的人,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人,如果按照杨文幹造反,太子必定造反的逻辑,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当初刘文静因为造反被杀,刘文静是李世民的人,那么李渊同时也应该处死李世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