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瑞(第3/9页)

徐阶草遗诏改革敝政,是件好事,但是没有和同官高拱商量,高拱很有意见。又有人弹劾高拱,高拱以为是徐阶指使的,便两下里结了仇。公元1567年有个御史弹劾徐阶的弟弟和儿子都是大恶霸,有凭有据,海瑞没有搞清楚,以为是高拱指使,故意陷害徐阶,便和其他朝臣一样,给皇帝写信大骂高拱,要求把他罢斥。不久,高拱就免职了。高拱以后又回来做首相,对海瑞当然痛恨。

徐阶年纪太老,又得罪了当权的太监,1568年7月告老还乡。上一年冬天海瑞到南京,1569年6月任应天巡抚。经过近两年的调查研究,他明白自己偏听偏信,徐阶被弹劾的罪状是确实的。徐家有田四十万亩,是江南第一大地主,徐阶的弟弟和儿子都是人民所痛恨的大恶霸,大部分田地都是侵占老百姓的。他一上任就接到无数告徐家的状子,便立刻下令退田。徐阶也知道海瑞不好惹,勉强退出一部分,海瑞不满意,亲自写信给徐阶,一定要退出大半,才能结案。

徐阶虽然很看重海瑞,但是强迫退田,刺痛了心,恨极了。家人作恶,都有罪证,案是翻不了的。千方百计,都想不出办法,又忍不了这口气。最后有人出主意,定下釜底抽薪之计,派人到北京,走新的当权太监的门路,又重贿了给事中(管弹劾的官)嘉兴人戴凤翔,买他出头弹劾海瑞。戴凤翔家也是地主,亲戚朋友中一些人正在怕海瑞强迫退田。这一来,内外夹攻,戴凤翔弹劾海瑞支持老百姓,凌虐缙绅,形容老百姓像虎像狼,乡官像鱼像肉,被吃得很惨,“鱼肉缙绅”的罪状,加上有内线做主,硬把海瑞赶出了巡抚衙门。

也正是海瑞任应天巡抚这一年,高拱在年底被召还入内阁(拜相),第二年升次相,1571年5月首相李春芳退休,高拱任首相。

1572年6月,高拱罢相,张居正任首相。

在徐阶和高拱的政治斗争中,海瑞对这两个人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对徐阶只看到他好的一面,对高拱呢,恰好相反,没有看到他好的一面。许多年后,海瑞自编文集,在骂高拱的信后附记:“一时误听人言,二公心事均未的确。”改变了对两人的看法,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1572年张居正做了首相,一直到1582年病死为止。

张居正是1567年2月入阁的。1569年海瑞在应天巡抚任上时,他在内阁中是第三名,对海瑞的行政措施不很赞成。虽然张居正在贯彻一条鞭法这一方面和海瑞一致,但是,用行政命令强迫乡官退田,却不能同意。写信给海瑞说:吴中不讲三尺法已经很久了,你一下子要矫以绳墨,当然他们受不了,谣言沸腾,听的人都弄糊涂了。底下说他不能帮什么忙,很惭愧。意思是嫌海瑞太性急,太过火了。1577年张居正父亲死了,按封建社会礼法,是必须辞官回家守孝的,他不肯放弃权位,叫人说通皇帝,照旧在朝办事,叫作“夺情”。这一来激怒了那些保卫封建礼法的正人君子们,认为是不孝,纷纷抗议。海瑞名气大,又敢说敢为,虽然远在广东琼州,苏州一带的文人们却假造了海瑞反对张居正的弹劾信,到处流传。到后来虽然查清楚和海瑞无关,张居正却也恨极了海瑞。有人建议重用海瑞,他都反对。

尽管如此,高拱对海瑞的评论说:海瑞做的事,说是都好,不对。说是都不好呢?也不对。对他那些过激的不近人情的地方,不加调停(纠正)是不好的。但是,要把他那些改革积敝、为民做主的地方都改掉了,则尤其不可。张居正也说:“海刚峰(刚峰是海瑞的字)在吴,做的事情虽然有些过当,而其心则出于为民。”

地主阶级反对海瑞是当然的,例如何良俊,是华亭(松江)的大地主,父亲是粮长,徐阶的同乡。本人是贡生,是个乡官。他家大概也吃过海瑞的苦头,对海瑞是有意见的,说海瑞性既偏执,又不能和人商量(不和大地主商量),喜自用。而且改革太快,所以失败。不说他做的事情好不好,只骂他搞快了。又说海瑞有些疯颠,寡深识,缺少士大夫风度。说海瑞只养得些刁诈之人(贫农、中农),至于数百为群,闯门要索,要索不遂,肆行劫夺。若善良百姓(富农、地主),使之诈人,尚然不肯,况肯乘风生事乎!此风一起,士夫之家,不肯买田,不肯放债,善良之民,坐而待毙,则是爱之实陷之死也。怎能说是善政呢?幸亏海公转任了,此风稍息,但是人心动摇,到今天还没有安定下来。骂他搞糟了。

何良俊的《四友斋丛说》序文写于1569年,正是海瑞任应天巡抚这一年。他写的这几条批评,按语气应在1570年和1571年,书大概是这年以后刻的。他尽管站在大地主立场,骂了海瑞,但毕竟不能不说几句公道话:“海刚峰不怕死,不要钱,真是铮铮一汉子!”又说:“前年海刚峰来巡抚,遂一力开吴淞江,隆庆四年、五年(1570、1571)皆有大水,不至病农,即开吴淞江之力也。非海公肯担当,安能了此一大事哉!”松江一带乡官兼营工商业,海瑞要加以限制,何良俊认为“吾松士大夫工商不可谓不众矣,民安得不贫哉!海刚峰欲为之制数度量,亦未必可尽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