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瑞

看过《三女抢板》(或《生死牌》)的人,大概都记得那个挺身出来反对豪强,救了两家人性命的巡抚海瑞。这是民间流传关于海瑞的许多故事中的一个。海瑞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

海瑞(1514—1587,明武宗正德九年至神宗万历十五年)是我国16世纪有名的好官、清官,是深深得到广大人民爱戴的言行一致的政治家。他为了巩固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统治,减轻农民市民的负担,向贪婪腐朽的封建官僚、大地主斗争了一生。

明朝人论海瑞

为了了解海瑞,让我们先看看当时的人们是怎样评论他的。

总的评论是当时的人民说他好,当时的大地主说他不好。

但是,有点奇怪,反对海瑞的人中间,有不少人也还是不能不称赞海瑞是好官,是清官。他是为民的,想做好事的,而且,也做了好事。

就明朝人的记载来看海瑞,梁云龙所作海瑞行状,除了叙述他的清廉,为百姓办好事的政绩以外,并说:

呜呼!公之出、处、生、死,其关于国家气运,吾不敢知。其学士大夫之爱、憎、疑、信,吾亦不敢知。

第以公之微而家食燕私,显而莅官立朝,质诸其所著《严师教戒》,一一契券,无毫发假。孔子所谓强哉矫,而孟子所谓大丈夫乎!古今一真男子也。

论者概其性甘淡薄,有采薇之风,天挺忠贞,有扣马之节,谓道似伯夷,信矣。然其视斯民由己饥寒,耻厥辟不为尧舜,言动必则古昔、称先王,莅官必守祖宗成宪,挫折不磨,鼎镬不避,即伊尹奚让?望之如泰山壁立,就之如春风太和,接谈无疾言,无遽色,临难无郁气,无忿容,箠楚子弟臧获,亦不见其厉色严声,即柳下惠奚加?

特其质多由于天植,学未进于时中,临事不无或过,而隘与不恭,盖亦有焉。

全面地评价海瑞,指出海瑞是这样一个人,言行一致,他的日常生活和政治作为,和所著《严师教戒》文章对证,一一符合,没有丝毫的假。是“强哉矫”,是大丈夫,是古往今来一个真男子。

他生活淡薄,性格忠贞,看到百姓的饥寒认为是自己的过失,以他的皇帝不像尧舜那样为耻辱。一言一动都要说古代如何,先王如何。做官办事则坚守祖宗朝的成法。不怕挫折,不怕牺牲。又严峻,又温和,谈话的时候,说得不太快,也不摆出一副难看面孔,遭遇危难也不表现那样愤慨抑郁。连打小孩、打奴婢,也看不到他的厉色严声。

像伯夷,像伊尹,像柳下惠。

他的本性是天赋的,但是修养还没有到家,未得中庸之道。做事有时过了一些,窄了一些,以至有些不恭,这些毛病都是有的。

因为海瑞是被攻击谩骂,死在任上的,所以梁云龙很含蓄地说,这个人和时代的关系,他的出、处、生、死,和国家的关系如何,我不敢知道。学士大夫(封建统治阶级)对他的爱、憎、疑、信,对他的评价到底怎样,我也不敢知道。

梁云龙是海瑞的同乡,海瑞侄女的儿子,和海瑞关系很深,作行状时他在湖广巡抚任上,最了解海瑞。对海瑞的评价大体上应该是可信的。

此外,王宏诲的《海忠介公传》对海瑞也是大赞特赞的,但在末后又说上一句:“乃海公之砥节砺行,而缙绅(官僚地主阶级)又多遗议,何也?”这样的好官、清官,为什么官僚地主阶级又多说他不好呢?是什么道理呢?

王宏诲也是海瑞的同乡,琼州定安人。海瑞在因批评皇帝而坐牢以前,王宏诲正在北京,做翰林院庶吉士,海瑞去看他,托其料理后事,关系也很深。

这两个人是海瑞的亲戚、同乡,也许会有人说他们有偏见。再看何乔远所作《海瑞传》,和李贽的《海忠介公传》,何乔远和李贽都是福建晋江人,他们的评价和梁云龙、王宏诲是一致的。清修《明史》,对海瑞一般很称赞(王鸿绪《明史稿》和《明史》一样),末后论断,也说他:“意主于利民,而行事不能无偏云。”用意是为人民谋福利,但是有些偏差。汪有典的《史外》歌颂他的政绩以后,又说他:尝时以为朝廷上的人懦弱无为,都像妇人女子,把人骂苦了。有人恨极了,骂他大奸极诈,欺世盗名,诬圣自贤,损君辱国。他还是不理会。

人民是爱戴海瑞的,他做了半年多应天巡抚(应天府今南京,巡抚是皇帝派遣到地方,治理一个政区的行政长官,巡抚有弹劾地方官吏之权,有指挥驻军之权,权力很大),罢职的时候,老百姓沿街哭着送别,有些人家还画了他的像供在中堂里。死在南京右都御史(中央监察机关的长官)任上的时候,百姓非常哀痛,市面停止了营业,送丧穿戴着白色衣冠的行列,夹着江岸悼祭哀哭的百里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