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太平存在于天国(第5/10页)

冯云山在太平天国中的角色有点类似于萧何,他按《周礼》为洪秀全设定了官僚机构和军事组织,至此,太平天国已经完全像一个小朝廷了。杨秀清成为这个朝廷的二把手,掌管一切军政要务,统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我们不知道洪秀全这个安排的真正用意何在,一般来说,无论是皇帝还是造反领袖,都想大权独揽。

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安排一定出自冯云山的头脑。冯云山文史功底比洪秀全强多了,他看到了杨秀清处理政务的能力,也了解表哥洪秀全是个什么样的人,这种安排完全是为了维护集团的利益。冯云山熟悉历史,他一直认为明朝和清朝的腐败是由于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当然,这个看法并不是冯云山读书时自己总结出来的,而是直接承袭了黄宗羲的思想。

冯云山也确实有萧何的心胸,所以他在为太平天国制定蓝图时完全站在集团的立场上,没有考虑自己的得失。本来,如果没有杨秀清和萧朝贵,冯云山稳坐第二把交易,现在却要屈居在杨秀清之下,没有容人之量肯定是做不到的。在制度设计时,冯云山一心想“重回汉唐”,在冯云山看来,汉唐制度开明,正是他理想的帝国模板。

洪秀全对这种设计是否满意呢?从史料中看不出洪秀全有任何不满的地方,这可能跟洪秀全的知识水平有关,他看不到这种设计实际上不利于树立他至高无上的权威。洪秀全不但没有任何不高兴,反而非常开心,自己坐在最高的宝座上,吃喝玩乐,什么都不用操心,真是世间最美的事。等洪秀全意识到这一点时,他跟杨秀清的关系就像历史所揭示的那样,两个人中只能活一个。

看到太平天国已经有了帝国的雏形,洪秀全高兴之下,一口气纳了二十一个妃子,提前享受当皇帝的感觉。

客观地说,太平天国这套制度在刚开始的时候还是管用的,人心划一,所有人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所有人都为着同一个目标奋斗。所有人都把自己的财产交出来,上缴到“圣库”之中。谁需要花钱就从“圣库”中领取,人人平等,大家同吃同住,天南地北皆兄弟。会众必须要严格禁欲,连夫妻平常也不能会面,这么做是为了防止沉溺女色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如果发现男女私底下约会,处以极刑,连正常夫妻都不例外。右丞相陈宗扬和妻子同房被发现,夫妻俩论律当斩首,杨秀清极力保住他们,装着天父附体的样子,情愿为他们挨六十板子,保住了他们的性命。

禁止男女交往很明显违背了人性,这个政策很难推行下去,第二年就被废去。

但不能不承认的是,这种军事化管理和共产主义式的财产制度确实能鼓舞大家的积极性,在革命的初期能让教众们保持高昂的斗志。洪秀全为了表示和清廷对抗到底的决心,号召教众们一起蓄发。此后,清政府称这些蓄发的叛乱者为“长毛”。

漂亮的一仗

周天爵这个人还是有些来头的,他是咸丰老师杜受田的门徒。周天爵做官还不错,不怕得罪人,颇有李卫的风格,但这人很明显有暴力倾向,性格非常顽固。他跟顶头上司李星沅的关系很糟,周天爵提出一整套剿匪的计划,李星沅根本不买账。

周天爵、李星沅、向荣这三人就脾气来说是很像的,三人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不服别人,让他们协调作战几乎是不可能的。咸丰将这三人安排在一起不知用意何在,说到用人,清朝自康熙以降,几乎是一代不如一代。

清军将帅不和,这对太平军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太平天国高层决定发动一场主动袭击,地点选在三里圩。三里圩是一个丘陵地带,中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村落,这种地带最适合布置伏兵。在此之前,杨秀清先派人查探地形。杨秀清这个人确实有些恐怖,他做事之认真仔细简直不像是烧炭出身。他不仅让人勘察地形,甚至改变地形以适应战事需要。

杨秀清是怎么改变地形的呢?比如说这块地方路口太多了,清军很容易杀进来,就把路口给堵起来;这块地方掩护少,就多搬些石头过来;这条河流正好通向我们的老巢,就想办法把河堤炸掉,迫使河流改道。杨秀清亲临第一线,监督各地防御工事,当时太平军防御之严密连清军都叹为观止。

石达开跟杨秀清性格不一样,他更具进攻性,所以也更加重视枪炮这些武器。两人有一个共同点,做事情都非常严密有条理。

韦昌辉负责在前线指挥,杨秀清率领主力在后面,等待敌人深入,石达开在关口坚守炮台。整个作战体系是相当严密的,太平军布置成一个布袋的形状,就等着清军钻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