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五(第2/2页)

秦王政确实是个寡人啊,而所谓“老实”(道)的标准,大约就是是否听寡人的话了。

通过秦王政的强压手段,人臣和群众无不侧目,再也不敢“不道”了,秦国政治,从此走向了一种缺乏臣民各阶层参与的极端独*裁*政治,法家倡导的强化君权,被秦王政错误地推向了极点。直到28年后,随着秦王政的死去,独*裁*政治再也撑不下去了,各阶层人奋起反抗,大秦朝迅速坍塌解体。

独*裁*,不但不利于稳定,也不利于建设。因为他剥夺了臣民各阶层的参与权。

秦王政的独*裁*,葬送了秦国一贯的进步的清明的政治作风,倘不是他,大秦朝在统一六国后将不会如此短命。

潇水曰:秦王政的专独体现在诸多方面,譬如对吕不韦事件的打击面越拓越宽,直到开始“大索”,类似肃*反运动,排查任何与嫪毐、吕不韦有牵连的人。到了最后,秦王政干脆发现所有六国来的人,都跟吕不韦都有牵连!于是他下达历史上著名的“逐客令”,一反秦国在历史人任用六国人才的优秀传统,大举趋散六国来的布衣英才,暴露了秦王政的独*裁*面目。

这时候,吕不韦的门客之中,有一个叫李斯的英才,在被驱逐的道路上,冒着生死危险,上书劝谏秦王政,不要为了谋求稳定就自断其臂。人才没了,秦国虽然稳定了,不会再有造反了,但是谁去卖命打江山啊。相反,六国用了这些人才,秦国岂不危矣,这不是资粮于敌吗?快别干这样挥刀自攻以求清静的傻事了,清静是清静了,小鸡鸡也没了,没法传延后代啦。这就是李斯著名的《谏逐客疏》,古来烈士读之,无不扼腕共鸣振慨,李斯岂不伟哉!

秦王政也觉得自己是气糊涂了,于是停止肃*反扩大化,并且从此留意提拔李斯,李斯后来官至秦国宰相,这是后话不提。但是秦王政的专独性格,却其实一天也没有收敛。后来他每天阅读五十斤重的公文,一切国政细小皆专断于他,生怕被臣下架空了。秦国臣僚只能俯匍待命,无聊充数罢了。一切都是听他一人独自裁决。他实在是受《韩非子》的毒太深了,再加上年轻时候的嫪毐叛乱案,使他一辈子害上了被迫害狂妄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