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七

我曾在博物馆里看到一只戈头,上边刻着“相邦吕不韦造”,这是吕不韦在这个地球上的遗物。其中“相邦”就是相国的意思,后来汉朝人为了避讳刘邦,才把史书上的相邦都改叫相国。

关于相国吕不韦的死,给我们一种普遍的启示是:做人要扎实厚道,不要投机取巧。

在我们伟大的祖国,善于“养气”“克俭”和“制欲”的自力更生的传统人民,总觉得放债和投机,不是件好事情。吕不韦却正是中国放债投机业的祖宗爷,放出一千斤黄金,回报是十年的万户侯,岂不让人又羡又愤。好在吕不韦投机取巧,终遭报应,万户侯转瞬变成粪土,一杯毒酒结束了这个放债投机家徒劳的一生。活该!

于是,还是不要投机冒险的好。实实在在、有板有眼地生活,一直是中国人的价值观。孔子也说:“放于利而行,则多怨。”我不懂“放于利而行”是什么意思,大约是“放债而行”吧。那么放债就不是圣人之徒,有失忠厚了。总之,不要学吕不韦就是了。

另外,商人也不要作。因为商人们的行径,是最接近投机和冒险的,是投机冒险家,和吕不韦差不多,都不是圣人之徒。商人即便发财了,名声也不好,地位也被圣人之徒定的最卑下。商人穿的衣服,按古代宪法规定,只许是素的白色,和哭丧的孝子一个打扮。可能是这个传统吧,中国也就失去了一种冒险和投机精神。倘若在美国,却不同,人人都会有一点点儿投机冒险精神。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要买一辆奔驰,中国人也许直接付五万美元,并且认为很酷,很有面子。而美国人则会只付一半,余下的分期付款,省出的两万五现金买国债或者炒股,期求在冒险获利。

这大约真是两种不同文化了。美国人也许会喜欢吕不韦的精明,但我们还是更喜欢稳妥,不喜欢投机,不喜欢吕不韦,不走投机和冒险的路子。

其实,吕不韦的死,并不关什么投机和冒险,也就是说,他的倒台并不是冥冥上苍对他当初投机的一种“报应”。投机并不会必然要死。吕不韦的死,有更深刻的原因:

吕不韦认为,君主不能滥用权力,必须对君权加以限制。这个思想他反复在《吕氏春秋》一书中提出,并且拿出了三种限制君权的办法。虽然都是好想法,却处处跟秦王政(后者更喜欢专揽权力)大唱反调。这就是吕不韦必死的原因所在。

第一,《吕氏春秋》书中主张分封制,以空间的分割来限制君权。吕不韦担心一旦建立一个大帝国,天下成为一家一姓的天下,就会导致君主独裁。所以他虽然也坚持贯彻秦国一贯的对外兼并扩张政策,但不以建立一个大帝国为最终目的,而是试图建立一个新的分封制体系,也就是他宣称的:“诛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只进攻诸侯中的坏诸侯(“暴”者),把坏诸侯(“暴”者)干掉,以其土地转封给贤人,成为新的诸侯。

让更多的贤者分享政权,以便限制君主的权力,这就避免了帝国独裁。吕不韦在书中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这就是和帝国专制大唱反调。当然,吕不韦的这个“天下人”,不是指一般所有能喘气的人,而是指英豪贤能。

其实,吕不韦试图保留分封制,未必为错。分封制首先可以如吕不韦所理解的那样,避免一元独裁(通过地盘的分割,来限制君权的膨胀)。这符合吕不韦“反独裁”的思想。同时分封制也有它的现实意义:以当时落后的技术手段,庞大的中国硬要统一成一个大帝国来运转的话,管理成本一定提高,管理效率却未必提高。比如,国家版图过大了,交通手段却落后,财富和赋税向中央运输,势必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运输价值一钱的物资给中央,需要耗费几十个钱的人工和路费。中央所得的甚少,而民间受其毒苦已深。人们饱受毒苦,所以陈胜吴广带头一闹,也就都跟着闹了。这是汉朝人对秦帝国灭亡原因之一的总结。

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一书中,还认可了第二种限制君权的方法:即以武力限制君权。按照正统观点,人民拿起武力对付君主,那是犯上作乱,但吕不韦不这么看。他说,对于愚君,要叫他下岗,以禅让的办法避位(所谓“与贤”)。而暴君,下民则可以直接推翻他,所谓“废其非君而立其行君道者。”至少能揍他一顿,所谓“行罚不避天子!”。吕不韦讴歌了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的革命行为。.

第三个限制君权的办法,吕不韦强调君臣分工。君要“处虚”,“执其要”,把权力下放给大臣,而不能太过分地干预下属。臣子是要“忠”,但忠是忠于自己的职事,而不是忠于某个人。显然,这样的君臣观,是从“公天下”和“利于群”的原则出发的,是积极的,有利于国家的,不能简单理解成吕不韦想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