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危局(第3/6页)

永历三年(1649年)三月,陈泰奉命率军北上回京,福建又成为“半真空”状态。

九月,清军千总王起俸因对上司——云霄营副将张国柱不满,前往铜山向郑成功投诚。次月,郑成功趁机杀到云霄港,击杀张国柱,俘获姚国泰,攻占云霄。

随后,郑成功派出一部兵力扼守盘陀岭,率主力围攻诏安。漳州总兵王邦俊率军救援,于十月二十八日攻下盘陀岭,郑成功被迫取消攻城计划。

尽管未能趁机扩大战果,但王起俸投诚、姚国泰被俘,郑成功已经赚大了!

打仗,重要的不是一城一地,而是人才!

郑成功跟清军较量,最大的优势是有强大的水师,最大的劣势是缺乏骑兵部队,因此每次都能从容退往海上,但陆战方面总是吃大亏。为了能够长期坚持,郑成功急切地需要一支骑兵,而王起俸、姚国泰恰恰就是杰出的骑兵将领!

随后的几年里,王起俸、姚国泰帮助郑成功训练出了一支战斗力十分强悍的骑兵部队,让清廷感到越来越难对付。

后院起火

此时的多尔衮还考虑不到那么远,他也没有精力去预测几年之后到底会发生什么。

对于多尔衮而言,永历二年(1648年)是极不容易的一年,金声桓、李成栋突然“易帜”改变了南方的力量对比,给清廷带来了诸多麻烦。好在南明各派势力不太给力,除了暂时失去广东以外,清廷并没有太大损失。

时间进入永历三年(1649年),多尔衮发现真正的危局与考验才刚刚到来。他坐在紫禁城里心急火燎,急得脚下生疮、嘴上起泡;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多尔衮到底在急什么?

这里面还涉及另外一个疑问。

济尔哈朗大军收复湖南全境,并打开了广西的北大门,可迅速挥师南下,荡平两广。陈泰大军也平定了福建,可以直入广东,配合济尔哈朗的作战行动,对永历政权构成两面夹击之势,完全能够置朱由榔于死地,最起码也能把朱由榔打成海漂。

但是,两支大军先后接到多尔衮的命令,放弃战机撤回北京,让永历政权得以苟延残喘。这么好的机会,多尔衮为什么选择放弃?

直觉告诉我们,多尔衮的后院起火了!

纵观整个南明时代,能把清廷打急眼的南明将领有两个人,多尔衮在有生之年只遇上了一个。正是这个人在多尔衮的后院点了一把火,而且这把火越烧越旺,初来乍到的清廷倏忽之间成了“铁板烧”。

点火之人,名叫姜瓖。烧起来的后院,是距离北京不远的山西。

姜瓖,陕西延川人,前明大同总兵。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投降大顺军,五月李自成溃败,姜瓖杀守将张天琳后归附清军。

姜瓖刚刚归附清军时,将清军“报君父之仇”的宣传信以为真,擅自拥立代王后裔朱鼎珊,遭到多尔衮的严厉痛斥。七月十五日,姜瓖上疏“引咎辞职”,由于正值清军初入中原、笼络人心之际,多尔衮采取了宽宥、怀柔的政策。

背负这个“前科”在身,姜瓖在十月被调遣跟随阿济格西征时,表现得相当卖力,希望能够挽回影响。但是,次年七月被召回北京后,姜瓖又受到刚林等人的百般责难,被扣上“拥立前明宗室”的帽子,俨然是一出卸磨杀驴、秋后算账的把戏,好在多尔衮又没有深究。

刚林唱白脸,多尔衮便唱红脸,姜瓖被搞得心惊胆战,一方面对清廷言听计从,一方面又保持高度警惕。

永历元年(1647年)三月,清廷向“投诚”的前明将领发了一道谕令:“派亲子一人入朝侍卫,以习满洲礼仪,察试才能,授以任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多尔衮这是想通过扣留人质来驾驭这些政治立场不坚定的武将。

多尔衮认为,这既是一块试金石,又是关键时刻的杀手锏,可谓“一箭双雕”。但是,多尔衮没有想到,拿定主意要造反的人,哪里还顾得上儿子的死活?儿女情长、瞻前顾后,就算造反也难成大事。

这种把戏对铁杆投降分子比较管用,但对另外一些人未必适合,比如姜瓖。

其实姜瓖并不想造反,但苦于背着一个“拥立前明宗室”的罪名,又没有任何“结案”的迹象(一直“缓议”),随时都有可能被多尔衮提溜出来杀掉。

长期的恐惧,搞得姜瓖每天起床,都要先摸一摸脖子看看脑袋还在不在。这样的日子,谁受得了?但是,造反需要理由,确切地说,需要导火索。没逼到非反不可的地步,谁愿意提着脑袋冒风险?

姜瓖忍了,但多尔衮却不能忍。永历二年(1648年)十一月,喀尔喀蒙古犯边,直接危及北京的安全,多尔衮急调阿济格、博洛、硕塞(皇太极第五子)、瓦克达(代善第四子)、满达海(代善第七子)等皇亲郡王率军赴大同,加强北边防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