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困境(第5/8页)

李自成是生是死、怎么死的,玄机其实在何腾蛟的奏折里!“以二十八骑登九宫山为窥伺计,不意伏兵四起,截杀于乱刃之下。”

如果看了三遍都没发现玄机藏于何处,给你一个提示——“二十八骑”。

何腾蛟为什么数得这么清楚?——当然不可能亲眼所见,唯一的消息来源就是田见秀、刘体纯等人。

破解李自成的生死之谜,不能只盯着他“失踪”之前发生了什么,还要看他“失踪”之后又发生了什么。

直白一点说,历史一定要符合逻辑。

我们只需要推想两个场景,便能找到李自成生死之谜的“灯火阑珊处”。

场景一:何腾蛟与大顺军将领见面的时候,他们会说什么?

何腾蛟不可能不问:李自成人呢?

田见秀可以回答“不知道”,但他知道,于是告诉何腾蛟,闯王带着二十八名护卫前去“侦查”,没能回来。

场景二:田见秀等人苦苦等不来李自成的消息,他们会怎么办?

他们可以选择继续逃亡,疑问就出现了:李自成遇到伏兵全军覆没,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当然,可能是田见秀等人瞎编的。

还有一个疑问:假设田见秀等人不知李自成生死,在饱受何腾蛟欺凌的时候,群龙无首的大顺军将领都能想到投靠清军,却为什么没人提出找李自成?——无解。

由此看来,田见秀等人确切地得知了李自成的死讯,这才是符合历史逻辑的。

主帅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亲自带人前去“探路”,结果一去不返,这些部将当然要派人再去打探。这一打探,就探回了李自成遇害的消息。(有的史料说,李自成的“二十八骑”中有人侥幸逃脱,赶往大部队报了信。)

也就是说,李自成及其卫队被乡民武装干掉了!

他是兵败后自杀,还是被对方所杀?——田见秀等人不知道,因为他们派人去的时候,李自成已经挺那儿了,自己抹脖子还是别人抹的脖子,不是学法医的一般还真看不出来,但至少排除了自缢的可能。按照历史惯例,阵前自刎是归入“战死”一类的。

抽丝剥茧地说到现在,我们已经锁定了李自成“他杀”的死因(含阵前自刎),最后剩下一个细节:乡民武装是误伤李自成,还是故意干掉李自成?

说实话,这个问题我只能宣布投降,不是没法解,而是答案有问题!

什么叫误伤?——如果乡民知道对方是李自成,就绝对不会与之为敌!

什么叫故意的?——乡民杀的就是李自成!

在我看来,这两种情况都不大可能发生。

那时候没有电视,如果李自成不自报家门的话,乡民是不知道眼前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闯王”的。李自成报了姓名,结果还是死了,“误伤”可以排除。

当然,也可能李自成还没有来得及报家门,就被稀里糊涂干掉了,这是可能的,但并不能得出乡民不会杀李自成的结论。

如果是乡民故意跟李自成过不去,这就匪夷所思了,人家虽然被阿济格撵着到处跑,但手上还是有点货的(十几万人),哪支民团会活得不耐烦?

再者说,如果乡民故意杀李自成,动机只能是请赏,但阿济格从始至终都没有遇到过,否则早就向多尔衮奏报了,而不会含糊其辞地说“身死是真”。

到底怎么回事呢?

该揭晓答案了:李自成带着二十多人闯入了乡民的地盘,被一群希望远离战祸的乡民干掉了。

或许没有人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闯王”,或许乡民根本没有兴趣知道,他们的初衷仅仅是保护乡野的宁静。

军商才是王道

说完李自成的谜团,咱们继续回来说朱聿键。

丁魁楚、何腾蛟不过是“土皇帝”,充其量就是各整各的“独立王国”,除了不听调遣以外,并没有对福州政权构成直接的威胁。朱聿键真正的对手,是盘踞在福建的“地头蛇”——郑氏集团。

这个集团主要有四个人:平虏侯郑芝龙、定虏侯郑鸿逵、澄济伯郑芝豹、永胜伯郑彩。其中,又以郑芝龙的势力最为庞大。

郑芝龙,号飞黄,福建泉州人,身世极富传奇色彩。少年郑芝龙在老家度过的十多年时光并不怎么愉快,因为他“性情逸荡,不喜读书”,三天两头挨他爹揍。天启元年(1621年),十八岁的郑芝龙离开老家,先在澳门跟舅舅学习经商,来往于东南亚各地。不久后到倭国学习剑术,并投靠了李旦的海盗集团,深得李旦的信任。李旦死后,郑芝龙接管了这个集团,一边走白道(做正常生意),一边走黑道(走私、海盗)。

天启四年(1624年)秋,郑芝龙到台湾发展,归附颜思齐为首的倭寇,很快又遭到荷兰东印度公司驱逐,辗转回到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