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北上北上(第5/20页)

红二、红六军团突破国民党军的合围,突然出现在湖南的中西部,蒋介石不得不把“围剿军”迅速改编成“追剿军”,任命湖南军阀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负责向红二、红六军团发起追击:樊嵩甫纵队的四个师和李觉纵队的三个师兵分两路,一部由慈利渡过沅江向新化、溆浦发展,另一部由沅陵、泸溪南下向辰溪、溆浦发展,最后东西两路实施合击。同时,陶广纵队的三个师和郭汝栋纵队的八个团前进到沅江西岸堵截。在湘鄂川黔根据地,由徐清泉的第四十八师继续“围剿”留在那里的红十八师,并防止红二、红六军团一旦出师受挫返回根据地。

在国民党军的各路追击部队中,李觉纵队的前进速度最快。这是湘军中的一支主力,李觉辅佐何键治湘多年,深得何键信任。红军从湘鄂川黔根据地突围后,蒋介石派来的宜昌行辕主任陈诚宣布:红军从谁的防区正面突破,就撤该防区指挥官的职。李觉知道国民党中央军此举是为了找各种机会、各种借口达到兼并湘军的目的。而李觉的部队不仅防线最长,且由于位置靠前最容易被红军突破。李觉想出的办法是将他手下的第十六师布防在靠近陈诚指挥部的位置,因为第十六师师长章亮基与陈诚是保定陆军学校的同学,彼此之间私交甚密。有交情就会走动频繁,走动频繁就能及时获悉各种情报和动态。果然,李觉的防线至今还没让陈诚找到下手的借口。

十一月三十日,李觉的第十六、第十九和第六十三师的先头部队已经推进到浦市镇和辰溪附近,如果这时红二、红六军团兵力集中的话,李觉纵队的单独冒进正好给了红军歼灭他们的机会。但是红二、红六军团各部队依旧处在分散状态中,无法形成打击敌人大部队的合力。而等到红军开始收拢部队时,国民党中央军樊嵩甫的四个师到了——红二军团六师在距溆浦县城约十公里处与突击而来的李觉的部队遭遇,六师参谋长常德善指挥十七团奋战一天,始终没能将敌人击溃。李觉部因此得以推进到被红军占领的溆浦城下。樊嵩甫的部队就是这时候到达战场的。

贺龙和任弼时骑马来到溆浦县城的时候,整个县城已处在一片混乱中,城内的百姓因惧怕战事蜂拥向城外奔逃,城门已经被人群堵塞。贺龙认为面对强敌不可硬拼,于是命令六师撤出战斗,把掩护城内军团后方机关撤离的任务交给了红军学校。

贺龙的这一决定把红军学校校长谭家述急出了一身汗。红军学校只有四个营的兵力,兵临溆浦城下的国民党军有好几个师,敌人对县城的冲击一旦开始,后果不堪设想。谭家述赶紧给王震发了电报,请求派部队支援。谭家述的电报发出的时候,李觉的第六十三师已经开始攻城了。

王震向四十七团团长覃国翰交代:“立即从锡矿山出发,务必在明天下午五点之前到达溆浦。”

此刻的溆浦县城已处在国民党军的炮击之中,民房集中的城北大火熊熊。红军学校的四个营顽强阻击着国民党军的进攻。由于敌我兵力过于悬殊,红军的城防阵地一个接一个地丢失,谭家述不得不命令官兵撤到城的西北一角拼死抵抗。

下午四点,四十七团到了。谭家述在电台里喊:“覃团长!赶快把敌人压下去!让城里的机关撤出来!”四十七团在十六个小时里跑了一百多里路,没有吃饭没喝水,红军官兵一声呐喊冲进了浓烟滚滚的溆浦县城。萧克率领的教导团和警卫营也赶到了。溆浦城外,红军展开了一场拼死冲击。县城门口,红军机关的车马队、医院和家属连首先出来了,他们必须通过双方交战的地段才能转移到安全地区。谭家述对女同志们喊:“谁也不许乱!听指挥!伤员都要带走,不许丢下一个!”阻击战从下午打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当溆浦县城里的后勤机关全部撤离之后,萧克才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贺龙把六师撤出溆浦县城而造成如此险境的目的是:让六师从溆浦径直南下洞口方向,给敌人一个错觉,以为红军依旧会滞留湘中,有东进衡阳的发展态势,从而隐蔽全军即将西进贵州东部的企图。

但是,国民党军已经知道了红军主力所在,而且前所未有地与红军主力相距如此之近。于是,除了位于溆浦战场的李觉和樊嵩甫的七个师以外,西面陶广纵队的三个师和郭汝栋纵队的八个团也开始自沅江向南压缩,连防守长沙的汤恩伯的两个师也开始出动向西扑来。

为了不让敌人明了红军西进的目的,红二、红六军团继续向东南方向移动。十二月十一日,红军急促南下,造成了即将东渡资水的态势。资水纵贯安化与新化之间,渡过这条大河再向东,自北向南排列着长沙、湘潭、株洲、衡阳,皆为湘东重地。于是,国民党大军快速追击而来。当天,红军到达了湖南西南部的洞口地域。此地已经接近桂北了,广西的桂军已经闻风准备北上迎战——红军必须西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