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残阳如血(第5/20页)

这一天是王家烈给母亲正式做寿的日子。应该说,在中央红军西去云南扎西的十几天里,王家烈的心情是十分愉快的。给他带来巨大灾难的红军终于离开了贵州,现在该轮到四川的刘湘和云南的龙云倒霉了。王家烈很想借给母亲做寿的机会庆祝一番,同时也联络一下贵州各界,准备在地盘分配上再与犹国才他们较量一番。宴会觥筹交错,人声鼎沸。突然,有人一路小跑进来,一直跑到了王家烈的跟前报告说:红军已经回到了贵州!红军打回贵州的消息令来客一哄而散。王家烈独自一人呆坐了很久,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红军要干什么,朱毛红军为什么如此和他过不去。王家烈匆忙回到遵义召集了军事会议,几近绝望的他在会上对何知重、柏辉章两个师长说:在贵阳,薛岳的中央军掌握了一切,没有咱们的地位了。黔北是咱们起家的地方,保住了这块地盘,才有东山再起的可能。你们两个如果愿意和红军拼死一战,我提供军饷和伙食。王家烈这一次真的动了感情,两个师长忙说:“愿意和总司令共存亡”。

二月二十三日,红一军团到达了习水县新罗坝,红三军团到达了桐梓以西的花秋,红五军团到达了习水附近的良村,红九军团到达了习水附近的碗水,中央纵队到达了吼滩。

当晚,中革军委命令红一、红三军团对桐梓县城发起攻击。

此时的桐梓基本上是一座空城。黔军在慌乱中调度出了问题,原来驻扎在这里的部队被调往了北面的松坎,城里只留了两个连,说是等待黔军杜德铭旅前来接防。结果杜旅长的部队没有等来,却等来了红军的猛烈进攻。

黔北重镇桐梓就这样再一次被红军占领了。

顷刻间,桐梓县城内写满了红军的标语,路上还立着不少路牌,上面写着:“前面打了土豪!快去分谷子!”

占领桐梓后,红三军团开始向桐梓以南的遵义方向疾行。十三团团长彭雪枫回忆说:红军官兵对第一次占领遵义时的印象太深了,“繁华的街市,热情的群众,鲜红的橘子,柔软的蛋糕”,所有这些记忆无不令官兵们一路上兴致高涨。沿途贫苦的百姓都出来看红军的队伍,每天都有近百名贫苦农民加入红军。

红三军团到达回龙场的时候,毛泽东来了,他号召红军官兵一鼓作气,消灭王家烈和周浑元的主力,打一个漂亮的大胜仗。毛泽东说:敌人就像五个手指,咱们要一个一个把他们割掉。怎么割这些指头呢?现在的关键是一面“牵牛”一面“宰猪”。“牵牛”就是派一支规模不大的部队往北,装成红军的主力,用打了就跑的办法去与川军兜圈子,给敌人造成中央红军主力还要北渡长江的错觉,至少要在桐梓以北把川军牵制三天以上。同时,红军主力大军南下去打遵义,大刀阔斧地去“宰”黔军这头“肥猪”。红军官兵们都被毛泽东的话逗乐了。

毛泽东这个奇异的作战设想,基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中央红军突然向东二渡赤水,虽然出乎敌人的预料,把敌人甩下了至少四天的路程,但是目前的处境依旧不能乐观:南面,黔军正向桐梓和娄山关方向增援,国民党中央军吴奇伟部第五十九、第九十三师正从贵阳地区向遵义开进;北面,国民党中央军上官云相部已从重庆南下,进至綦江、松坎一带,再加上驻守在那里的川军,中央红军很可能会处于敌人的南北夹击中。此时的中央红军必须毫不犹豫地朝着一面的敌人冲上去。但是,往哪一面冲呢?蒋介石的判断有一定的道理:中央红军经过突然机动后,必然会在撕开的缝隙之中,再次尝试向西北方向北渡长江去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或者向东北方向去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这两条路红军必选其一。但是,中革军委发布的命令却是:向南,冲过娄山关,再占遵义。

敌我双方的作战命令几乎是同时发布的。

林、聂、彭、杨:

甲、敌情如你们所知。估计守娄山关、黑神庙的柏[柏辉章]、杜[杜肇华]两部可能为黔军第一、第四、第五、第八、十五、十六共六个团或仅一部共三个团,有凭娄山关相机出击,阻我南下,掩护遵义,以待薛敌来援的模样。

乙、我野战军决以一部阻滞四川追敌,主力坚决消灭娄山关黔敌,乘胜夺取遵义城,以开展战局。我五、九军团主力明二十六日均移官店,其两个后卫团分在温水与新罗坝两处阻滞川敌,并令其在二十九日以前不得使该敌逼近桐梓。

丙、我一、三两军团及干部团统归彭、杨指挥,应于明二十六日迂回攻击娄山关、黑神庙之敌,坚决消灭之,并乘胜直取遵义,以开赤化黔北的关键。该两军团及干部团明日进攻部署,除照彭、杨二十五日十四时来电外,兹补充指示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