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气吞万里如虎(第2/5页)

平民热爱刘裕,门阀惧怕刘裕。士兵们渴望新的征服,他们需要更多的财富。刘裕安静地等待机会,只要有耐心,机会总会来到你的面前。

机会出现了,后秦国皇帝姚兴病死。若想让机会从刘裕手指缝里溜走,太难。刘裕下令出兵北伐,江南人的热情再次点燃。

江河水盛,桂花飘香。

大江之畔,石头城下,刘裕和刘穆之话别。两人没有说话,谁也不必说话,心知肚明。北伐军的大后方,刘裕的未来全部托付给刘穆之。

东晋军队兵分五路,水陆并进,浩浩荡荡踏上万里征程。

第一路,王镇恶、檀道济率步兵为前锋,自淮、淝一带向许昌、洛阳方向进攻。

第二路,沈林子、刘遵考率水军,趋石门,自汴水入黄河,直指洛阳。

第三路,朱超石、胡藩率部由襄阳赴阳城。

第四路,沈田子、傅弘之率部由襄阳趋武关。

第五路,刘裕率大军最后出发,王仲德统领前锋,经泗水开巨野泽入黄河。

和东晋历次北伐一样,刘裕选择用水军为作战部队运送物资。第一战略目标攻占洛阳,第二战略目标进攻长安。

王镇恶和檀道济主攻洛阳,朱超石部策应,沈田子部吸引后秦关中部队,沈林子水军保障军队给养,这是刘裕第一步棋。

如果晋军实现第一战略目标,整条战线便暴露在北魏国眼皮底下。魏军会不会参战?刘裕也做出了部署,王仲德率水军进入黄河阻挡北魏军队南下救援秦国。等刘裕大军到达洛阳与各路军队会师后,合力进攻关中。刘裕设计的作战计划极其精妙,浑然天成。

贰 群将争功

出身平民的将领们明白,前程、富贵、跻身门阀士族行列,一切荣耀与梦想要靠军功去实现。每一路主将都坚信:我会第一个到达长安。

王镇恶是箭头,担任主攻。因此,出发前,刘穆之特意在积弩堂做动员,勉励说:“昔年晋文王委任邓艾伐蜀,而今相公把伐秦重任交给你,自勉自强!莫要辜负信任。”王镇恶当即斩钉截铁立下军令状:“不克关中,誓不复济江!”

刘穆之将他比作灭蜀的邓艾,这对壮志凌云的王镇恶来说,是不祥之兆。邓艾荡定巴蜀之后下场凄惨,有邓艾恐怕少不了钟会,难道真有人会成为钟会吗?历史惊人的相似,由襄阳向武关进军的沈田子不幸扮演了这样的角色。

没有人能够预知未来。王镇恶信心爆棚地率军出发。东晋前锋军团由两员大将指挥,除王镇恶外,还有檀道济。檀道济是一员勇将,跟随刘裕京口建义,转战南北,向来身先士卒,所向摧破。王镇恶想立功,檀道济不服输,两人各率一支部队进攻。王镇恶在北,檀道济在南,自东而西向洛阳攻击前进。

两路晋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河南大平原飞速挺进,连战连捷。后秦国各地守将望风降服。檀道济进军更为神速,攻破新蔡,进克中原重镇许昌。沈林子水军自汴水入黄河,攻克仓垣,与王镇恶、檀道济会师成皋关。

晋军合兵一处,马不停蹄,长驱西进,大败洛阳外围守军,俘虏秦军四千余人。檀道济直逼洛阳,守军投降。后秦援军震惊于晋军闪电攻势,不敢援救,坐看洛阳失守。

晋朝旧都洛阳光复。晋军前锋军团一个多月转战一千多里,几乎将步兵当做骑兵用,此时刘裕的大军尚未从彭城起程。

后秦土地接连沦陷,但皇位之争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镇守陕津防备晋军的皇子姚懿自称皇帝,姚泓忙派皇叔姚绍前往镇压。

姚绍是关中名将,姚泓之所以千方百计从弟弟那边把他争取过来,就为他的军事才能。姚绍不负众望,一举平定姚懿之乱。一波刚平,一波又起,镇守安定的姚恢不满待在凶险北疆,以清君侧名义率镇民向长安进发。姚绍急急忙忙回到灵台阻击,好不容易杀死姚恢。此时晋军已打下渑池,进逼潼关。

根据刘裕的战略布置,前锋诸军到达洛阳后,等待后续大军会合再前进。王镇恶见檀道济先入洛阳,夺了头功,又发现后秦内乱,认为潼关空虚,当机立断,违反刘裕战前布置,径直扑向潼关。檀道济、沈林子也不示弱,采用曹操破马超之计,北渡黄河杀向蒲阪,准备由此渡口处入关。

姚绍率五万大军狼狈东归,抢在王镇恶之前到达潼关,借助潼关天险和蒲阪坚城组织起有效防御。也就是姚绍,换成别人,东一头,西一头,部队早已拖垮。姚绍再次凝聚起秦军斗志,击败了晋军进攻。

王镇恶攻势受阻,檀道济、沈林子也分别在蒲阪和匈奴堡遭遇挫折。前锋军团的将领们这才感觉到形势不容乐观。他们的补给线拉得太长了,沈林子水军所带的给养不足以维持前锋军团旷日持久的战争。沈林子认为既然蒲陂有重兵把守,不宜再攻,建议檀道济向王镇恶靠拢,集中兵力打潼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