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南宋150年的“规模说”(第2/6页)

黄潜善受到这个弹劾后,便按惯例上书引咎辞职。但高宗对黄还是相当信任,没有准许,反而将张所贬为凤州团练使,安置在江州(今江西九江)。

当臣下有了争执,皇帝必须表态支持其中一个时,究竟支持谁才好?这是一门艺术。一般来说,上司都愿支持自己最宠爱的下属,以示权威不可挑战。至于两人谁是谁非,根本就不予考虑。

发生这些事时李纲尚不在朝中。现在大家的舆论都比较一致,说去河北非张所不可。李纲也予以认可,但他并不是书呆子,立刻想到了“官场潜规则”。张所既然弹劾过黄潜善,那么任命张,黄必然阻挠。可是事情急迫,一时也找不到其他更合适的人。于是不得已,李纲就专门去黄潜善家中拜访,坐下来与黄款款聊天,先就此事沟通一下。

李纲说:“吾辈蒙皇上恩典,就职于艰难之秋,实负天下之重望,而四方士大夫,也多有受召而不来的。近日朝议,准备设河北招抚使,然而经过搜访。无人可以承担。独有一张所可用,但又以出口狂妄而得罪。像他这个罪,谁都认为处理得当,但眼下事迫矣,一失机会,悔不可失,不得已不妨先用一下。如果用他为台谏,让他身处要地也不妥,不如让他顶一个临时的名义去招抚河北,他会冒死立功赎过。不知公意下如何?倘若黄公能先国事,后私怨,不亦美乎!”

黄潜善虽不是正直的人,但他的韬略心机也很深,知道李纲正红火,正面硬顶不成,便对李纲的请求欣然允诺。李纲立刻抓住时机,向皇上推荐张所,并夸奖了黄潜善的宽宏大度。高宗听了很高兴。这时的李纲不仅是宰相,还兼任了御营使,进封“开国公”。这般恩宠,使他不断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报国,对军事上的筹划也更用心。他精心选择的两个军事人才,是他建设中兴“规模”的第一步。高宗对他基本言听计从,于是下旨:张所以通直郎名义,充任河北招抚使。

这时候张所还在贬谪的途中,朝廷特别派了使者去追回,二十天后才回到京城。高宗立即传旨召见。在对答时,张所很称高宗的意,于是得赐五品官服,由内府拨给钱百万缗,做为募兵的半年钱粮,还发给空白委任状一千余份。又调派京畿兵千人为卫队,招抚使的官署将佐听凭张所自己安排。总之,一切可以便宜从事。

张所得了“尚方宝剑”,又在行在逗留了二十几日,待筹划得差不多了,就起程出发。

另一位人才是傅亮,陕西人,因边功而得官,熟悉兵事。靖康之初,这条汉子激于爱国大义,自己跑到京师上书言事,建议以亲王为元帅,在河北特别是燕京一带拉起队伍来。这建议钦宗大不喜欢,派人把这个冲动的边官押送出都门了事。

到当年冬天,又有人向钦宗举荐傅亮。这次钦宗是在被困的危难中,很容易想起爱国者的好处来,于是急召进京。然而傅亮人还没到,京城就破了。傅亮率陕西、京西勤王之师三万人,第一个抢到城下,屡立战功。

他治理军队有如古人,军队面貌是“斩斩然整一”,大概很像吴起、周亚夫一类军事家吧。高宗即位后,傅亮赴行在报到,被授予通直郎。傅亮的为人“气劲言直,议论不能屈折”,因而“执政不喜之”,让他去滑州做了个知州。

他这样的人,在潜规则盛行的中国官场,确属十分罕见。当时滑州在金军两次入侵时都是首当其冲,连个城墙都没有了。傅亮知道这是执政在坑他,把他放到危险的第一线,他也不在乎,上疏道:“陛下只要能复归京师,臣便能守住滑州;陛下不归,则臣也守不住这地方!”

执政就看不得这样有血性的人,于是指责这话说的不敬——难道想跟皇上叫板?最后以“悖傲不逊”之过,降为河阳府通判。傅亮鄙视这班玩权术的攻坛大佬们,甩甩袖子“愤懣而去”。

待李纲赴行在时,傅亮已经走了。李纲连忙派人追回,对他说:“连日来观察你的智谋气节,真可以为大将!你先不要走。”

这次李纲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把这个冒犯了高宗的傅亮推荐上去了,认为他可以经略河东。高宗对李纲说:你知道他在上疏中是怎么说的吗?

李纲早已有备,对答曰:“人臣论事,言不激切不足以打动人主,激切则不免近似于诽谤不敬。所以古时的皇帝听谏言时,必察其动机,如果出于诽谤之意,那自然罪无可逃;至于仅仅是言论激切,必宽恕之。傅亮之言,不过欲激陛下归京师,非有他故,愿陛下包容之。况且如今人材难得,将帅之才尤难。如傅亮者,今未见有可比者,他日必能为朝廷立大功。气劲言直,乃关陕风俗之常,不足为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