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我为什么写历史推理(第3/4页)

那个时候,我再次思考了自己的历史学构想,确认了历史研究、历史理论和历史叙事的工作布局,准备顺着这个三合一的方向,驾轻就熟地顺流而下了。历史叙事,以“复活的历史”为系列进入汉帝国;历史研究,围绕取代军功受益阶层的诸种新集团,进入西汉中后期;历史理论,将《历史的镜像》整理出来,由知识论进入本体论;然后是诸子百家、茶文化、生死观、神明和花道……又是思想先行的宏大计划。

思想总是走得太快,行动永远落后于计划,一些意想不到的因素,不时将我的计划打乱。《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出版于2007年4月,大概是在同年2月,《21世纪经济报道》读书版的编辑李二民先生来信约稿,说中央电视台将播放长篇电视连续剧《秦始皇》,希望我就历史上真正的秦始皇谈谈看法。我一口应承下来,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踌躇,反而有正中下怀的愉悦,因为长久以来,秦始皇的事情一直憋在我的心中,成了纠缠不去的情结。

我写《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最初是从秦始皇的出生开始写的。当我将所有有关秦始皇的史料仔细地过了目,将有关的主要研究论著浏览以后,我惊奇地发现,两千年来,秦始皇是一位被严重误读了的人物,不仅他个人被误读,秦帝国建立前和秦帝国崩溃后的整个历史背景都被误读了,有关他的一生,可以说是迷雾重重。

作为历史学家,作为秦的子孙,我几乎迫不及待地想将所有的迷雾澄清。不过,澄清历史迷雾,破解历史疑难,锐利的武器是历史论文而不是历史叙事,这就将我置于形式和内容不能两全的矛盾处境:要从秦始皇开始叙述,就得先写论文澄清史实。经过反复试行和多方思考以后,我决定放弃秦始皇,改从汉高祖刘邦开始写,历史叙事先于历史论文。

从结果来看,我的这种选择是成功的。秦始皇生于公元前259年,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他们是同时代的人。在秦帝国时代,刘邦是一介草民,他的生活圈子有限,有关他个人的史料比较多而且比较可靠,从他入手不但便于叙述,也可以比较完整地展现出当时民间社会的风气,收到了由下而上复活秦帝国崩溃过程的效果。当然,由于我的这种选择,澄清秦始皇种种疑问的课题,就被搁置下来,我在叙述秦帝国崩溃的时候,对于相关事情不得不有所回避,甚至闪烁其词。最大的遗憾是,我因此无法对秦始皇的一生功过和秦帝国崩溃的原因,作盖棺论定的结语。

《21世纪经济报道》的约稿,给我提供了一个宣泄的渠道,我一气呵成,接连写了三篇长文,分别以《秦始皇的生父之谜》《秦始皇的后宫之谜》《赵高变形记》刊载在该报上。报纸是大众媒体,对于文体有特殊的要求,论文的形式肯定是不合适的。为《21世纪经济报道》写稿的时候,历史推理的想法又一次在我心中死灰复燃,于是我借东风,将写论文的内容,按照纸媒的要求,用一种破案解密的形式写了出来。结果是读者有好评,我自己也喜欢。文章传播开来以后,不断有各种媒体继续邀约我,使我欲罢不能。

也许是随波逐流,也许是顺水推舟,经过彷徨和反复,大概是在2007年11月,我正式决定将《复活的历史》第二部放下,借媒体的邀约为动力,接着三篇报纸文章的余势,再一次挑战历史推理,以研究课题的内容为底本写一本大众读物,将笼罩在秦始皇身上的迷雾一一清除。11月中旬,我草拟提纲正式动笔,2008年3月底写成初稿。6月初,接到东方卫视的《世说新语》栏目的邀请,按照电视讲座的要求再次改稿。8月底到上海录制节目,9月底回到日本。10月6日到24日,节目以《秦史谜案》的题目播出。节目播放以后,我又根据播放的结果总结得失,按照出版要求,补充内容,完成本书的定稿。11月29日,我将最后一章改定完毕,发送出版社,终于交出了自己认可的完稿。

由于本书的完成,历史推理在我的工作布局上复活。我所追求的历史学,不但综合了历史研究、历史叙事和史学理论,成为一个有科学基础的人文历史学,也因为增添了历史推理而进入大众领域。

这样的结果,不但了结了我的一桩心事,使我得到更多朋友,也坚定了我对文化资源学的看法。历史是一种文化资源,既可以为研究所用,也可以为教育所用;既可以为大众娱乐所用,也可以为旅游经济所用。历史学的领域,可以步步拓宽,应当与时俱进。

在东方卫视播放的《秦史谜案》讲座中,我自己拟了一段提纲挈领的宣传文字。这段文字,体现了本书的理念,我自己也很喜欢,在这里摘录下来奉献给读者朋友,作为结语的收场: